闽北名人轶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铸剑鼻祖欧冶子 欧冶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战国时楚国人。著名的 铸造家,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 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了楚灵王的属国。少年时代,他从 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 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 ,能吃苦耐劳。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为克敌制胜,命欧冶子铸天下 最利之剑。《越绝书》记载:“越王允常(勾践之父)恳 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可见,欧冶子的 铸剑技术已是很高的,能够得到王者的赏识与重用。欧冶 子收到命令之后,便携其妻朱氏及女儿莫邪、女婿干将, 迁居到适合铸剑的地方闽、浙一带名山,最后,选中在福 建松溪县南海拔1230米的一座高山——湛卢山。湛卢山不 仅资源丰富,还有清泉十分适合淬剑。于是,欧冶子便居 住在此,专心地铸剑,经数年苦炼,终于铸成天下第一剑 ——湛卢宝剑。其后欧冶子再到浙江的秦溪山下,与女婿 合制龙渊、泰阿、工布三剑,继又铸纯钧、巨阙、胜邪、 鱼肠等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送给越王允常 ;龙渊、泰阿、工布送给楚王。欧冶子铸剑有功,被封为 “湛王”和“大将军”。后人在湛卢山建有“欧冶子祠” ,作为永久的纪念。 欧冶子在闽北松溪湛卢山铸就的湛卢剑,亦作“湛泸 剑”或“湛庐剑”,异名“冗卢”,属仁道之剑,其通体 黑色,浑然无迹,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传 闻湛卢剑有灵性,只伴贤君,且剑在国旺。若君无能,则 剑自会飞弃而去,国亦败。相传越国战败后将湛卢剑被迫 献于吴国,吴王夫差无道,湛卢剑不翼而飞,出现在楚昭 王枕边,随后楚国大兴。由于湛卢剑伴贤君、寓国兴的特 殊属性,常被历代诗文提及,如杜甫的《大历三年出瞿塘 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中写到“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的诗句。 欧冶子的徒弟干将,也是欧冶子的女婿。欧冶子将自 己的技术全都交给干将,最后干将也成为一名优秀的铸剑 师。虽然干将没有欧冶子那样铸造出很多出名的宝剑,但 是干将和莫邪一起铸造出“干将、莫邪剑”,这不仅是两 把锋刃,更重要的是象征着爱情的宝剑。传说,干将铸剑 ,莫邪在旁边帮助他,因为没有为吴王铸成剑,最后干将 自己跳人铸剑熔炉里变成干将剑,莫邪也进入熔炉变成莫 邪剑,他们两人也就变成了一对挚情之剑。最早记录干将 莫邪神话的是出自志怪小说《搜神记》。 世事亦奇。《晋书》卷三十六《张华列传》中载,传 说在晋惠帝时,当时的尚书张华派遣一个叫雷焕的人到外 面寻找宝剑。雷焕在江西丰城得到古代名剑“干将”和“ 莫邪”,他将雄剑“干将”送给张华,将雌剑“莫邪”留 给自己佩带。不久,张华被人害死,“干将”从屋顶飞去 ,不知去向。再后来雷焕也死了,“莫邪”剑传给儿子雷 华。有一年,雷华奉旨到闽地任职,佩带“莫邪”剑从建 溪乘船南下,船驶进闽北延平津时(今延平区延福门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