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文化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四座寺院名称的由来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的飞来峰前,始建于 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据说印度僧人慧理来杭 ,看到这座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 便建寺于此,并取名“灵隐寺”。 苏州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在 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又称寒山子 ,唐代玄宗时高僧,擅长诗文,有诗留世,后人辑 为《寒山子诗集》。 河南登封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 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尊者传教而建,坐落在河南 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 寺”。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开封。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 六年(公元555)始建,为了宣扬文宣帝的“建国” 之功,初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 (公元701),僧人慧云来汴,托词此处有灵气,募 款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匾, 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公元712),睿宗 为了铭记自己由“相王”身份即位当皇帝,将“建 ”改为“相”,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从此“大相国寺”寺名一直沿用。 寺名由来 西藏的大昭寺初名“惹萨”,始建于公元7世纪 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寺内供奉文成公主从大唐长 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后来该寺改名为“ 大昭寺”。昭:在藏语中释作“佛”,“大昭”指 释迦牟尼佛,“大昭寺”意思是有释迦牟尼像的佛 堂。 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南郊,是唐代长安最宏伟的 佛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是太 子李治为了追念慈恩而建造的,故名“慈恩寺”。 人民币为何称“元” 唐高祖李渊,废五铢钱,实行“开元通宝”方 孔圆铜钱。“开元”有“开新”的意思,“通宝” 谓通行的宝物,即钱币。民意按上左下右顺序逆时 针读为“开通元宝”。阴差阳错,称为“元宝”。 到明清之际,西洋银币流人中国,这是与中国传统 “元宝”完全不同的“银元宝”,简称“银圆”。 “银圆”是圆的,且“元”与“圆”是同音,因而 称“银圆”。 1935年,废止银元,实行法币(纸币)。法币 的单位继承了银圆的单位,这就是今天人民币“元 ”的来历。 “二百五"来历的几个版本 由苏秦被刺的典故而来 战国时期,有一位很了不起的说客苏秦。在齐 国,苏秦得到了齐宣王的高度信任。齐宣王去世, 齐缗王继位后,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