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舍不得(附光盘带着金刚经旅行)
作者简介
蒋勲,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勲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著有《美的沉思》《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吴哥之美》《蒋勲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蒋勲说唐诗》《蒋勲说宋词》等书。
内容简介
回头 生命如果不是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赞叹开始,大 概最后总要堕入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无明痛苦之中吧。 时光 秋天赏枫的季节,好几次在京都。几星期,一个 月,好像忘了时间。好像春天才刚来过,同样的山, 同样的道路,同样的寺院,同样的水声,同样的废弃 铁道,同样的水波上的浮沫,同样的一座一座走过的 桥,桥栏上的青苔,回首看去,那桥栏,不是刚才还 铺满落花吗?然而只是一回头,落花都已一无踪迹, 已经是满山的红叶了。水渠清流里也都是重重叠叠的 红枫落叶,随波光云影逝去。每一次回头因此都踟蹰 犹疑,害怕一回头一切繁华都已逝去。 已经是秋深了吗? 一个地方去的次数多了,常常不知道为什么还要 再去。一去再去,像是解脱不开的一世一世的轮回转 世吗? “无明所系,爱缘不断,又复受身。”常常说给 朋友听的源自《阿含经》的句子,或许是提醒自己于 此肉身始终没有彻底了悟吧。 为什么还要有这一世的肉身?为什么肉身还要一 次一次再重来这世间?为什么还要一次一次再与这么 多好像已经认识过的肉身相见? “爱缘不断”吗?总是切不断的牵挂爱恨,像一 次一次地回头。回头时看到漫天花瓣如雪花飞舞;回 头时,水渠里满满都是飘落的樱花;回头时,樱花落 在风中、水中、尘泥中,化乌有而去。残枫红艳如血 ,触目惊心,也只是肉身又来了一次吧。不堪回首, 仿佛回首时,只剩斑驳漫漶、沉沉墨色里一方令人心 中一惊的朱红印记,还如此鲜明。 一个地方,来的次数多了,来的时候好像没有特 意想看什么,不想做什么,不想赶景点行程,随意信 步走走。有时候就在寺町通一家叫Smart的咖啡店坐 一下午,白头发的老板慢悠悠地煮着一杯咖啡。 我来过,在这个角落坐过,看着一个青鬓白皙的 青年这样慢条斯理地调理咖啡,留声机还是那一首歌 。 可以这样坐着,把时光坐到老去吗? 那年轻侍者把咖啡恭敬放在桌上,说了一句我没 有听懂的话。 “无明所系……”啊,是因为不懂,所以要一次 一次重来吗?看不懂,听不懂,无法思维;以为懂了 ,并没有懂,只是在巨大的无明中,要一次一次重来 ,做没有做完的功课。 禅林寺 上一个秋天,有一个月的时间在京都,正是红叶 最盛的时候,游客满坑满谷。我想还是避开所有人多 的景点,不如往郊外人少的地方去。但是有一位朋友 年中突染重病,昏迷了十二天,亲人从国外赶回来, 也都不能唤醒。十二天后却奇迹似的好了。清醒以后 ,虽然虚弱,却也头脑清楚,没有什么后遗症。医师 也觉得是万幸,不可思议。 这位朋友知道我去日本,就顺口要我替她到佛前 一拜,也没有指定哪一所寺庙。我当下想到京都禅林 寺永观堂的回头阿弥陀佛那一尊像,供奉在释迦堂瑞 紫殿的这尊像七十七厘米高,与一般佛像不同,不做 正面,而是由左肩回头,向后看。以前去过好几次, 对这一件作品印象很深。 《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那是遥远到我无法思议的空间啊。不可思维、 不可议论的国度。“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那是在遥远不可思议的地方享有一切安乐的国 度吧。然而,为什么已经到那样国度的阿弥陀佛竟然 都回头了?我心里想,如果连阿弥陀佛都回头了,是 可以安慰这病苦劫难中重新回来的朋友的吧。私下心 里发愿,这次京都一行,替她去永观堂佛前一拜,带 一张回头的阿弥陀佛像给她。 许愿时没有特别想到永观堂是观赏枫叶的首选, 这个季节去永观堂,会有多少游客挤在山门前,会有 多少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排长龙等待买票拜观。 我先去了高野山,在旧识的清静心院投宿两晚。 下了山一到京都就直接去了永观堂。 永观堂前果然人山人海,长长一条排队买拜观券 的游客队伍,找了很久,才找到尾巴。我一度想放弃 了。真要在雨中排一两小时的队伍吗?刚一动念,随 即发现自己许的愿,原来也如此轻率。只是雨,只是 一两小时的等待,许的愿就可以轻易放弃,自己许愿 的力量如此脆弱啊。想起《阿弥陀经》的句子:“舍 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 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我想要退转了吗? 排队等候的时候,人声嘈杂沸沸扬扬。起初心乱 ,细听却也都是在赞美秋光、赞美红叶、赞美雨声。 不同声音的欢喜赞叹,像一片和声。有的大概初次来 京都赏枫,当然狂喜惊叫,赞叹连连,语言仿佛不足 以表达心中兴奋激动。来过次数多的,或许就较安静 ,沉默微笑,看着不断惊叹的游客、用相机东拍西拍 的初来者,也多还是点头微笑,仿佛赞赏地说——啊 ,真好,你也看到了。 生命如果不是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赞叹开始,大 概最后总要堕入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无明痛苦之中吧。 什么都不对,什么都骂,结果世界并没有好转的机会 ,自己也没有好转的机会,只是一起向毁灭的深渊沉 沦吧。 原以为这样挤在一堆游客间排队是苦差事,却意 外看到很美的秋天:秋天的淅淅沥沥的雨,秋天雨中 的枫叶,青绿、赭黄、金红,一片秋光,灿烂迷离如 烟霞云雾。众人仰面赞美啧叹,初听嘈杂的声音,形 成和声,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远远近近,因为心中 都是欢喜赞叹,便有了冥冥中的呼应吧,仿佛十万亿 佛土的梵音。 因为下雨,进了禅林寺,在入口大玄关脱鞋,把 鞋放进塑料袋中,撑着伞,弯腰解鞋带,都是艰难事 。游客因此相互扶持遮雨,认识与不认识,都在玄关 处进进出出,有了短暂擦肩而过的缘分。 禅林寺依山而建,最早是日本文人藤原关雄的私 人邸所。藤原去世,这一处雅致的庄院就由五十六代 清和天皇敕赐为禅林寺。藤原是平安时代日本权力核 心的世族,清和天皇的皇后藤原高子就出身于这一家 族。清和天皇死后,阳成天皇即位,也由天皇的舅父 藤原基经摄政。权倾天下的世家,豪门的富贵,加上 关雄文人雅士的向往,为这一所宅院建立了优雅的基 础。 清和天皇贞观五年(八六三年),敕赐禅林院题 额,使这一所寺院成为镇护国家的重要道场,全名是 “圣众来迎山无量寿院禅林寺”。 永观 这所历经天皇敕封的护国禅寺,一直到第七世住 持永观律师,做了几件对大众有深远影响的事,才被 世俗大众通称为永观堂,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寺院。 永观律师据说身体孱弱,自己长年病痛,因此特 别能体会为疾病所苦的大众吧。他在一〇九七年于禅 林寺中设立了药王院,以汤药济度众生。 或许因为如此,使一所由天皇赐额、原来很皇家 贵族气派的寺院,转变成了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可以 来此求药拜佛还愿的寺庙。禅林寺的名字逐渐被淡忘 ,大家都以永观师父的名字来称呼这所寺院了。 永观律师最出名的传奇故事,是他在阿弥陀堂上 念诵,或许一时心不专一,就看到阿弥陀佛显身,回 头向他说:永观,你迟了。 这一流传久远的故事,使禅林寺因此创作了世间 唯一一尊回头的阿弥陀佛像,以为纪念。 这一尊像与一般阿弥陀佛像并无太大不同,右手 手掌向上向外扬起,食指与大拇指圈成法轮形状,持 无畏说法手印。左手手掌向下,持施与说法印。佛身 褒衣广袖,赤袒胸腹。身后有头光背光,背光有火焰 流云纹,火焰流云中有飞天供养。阿弥陀佛像唯一特 殊的是头部不做正面,而是向左肩身后转头探望。 以佛教教义而言,菩萨于世间有情,牵连挂念众 生,因此常回世间。唐代敦煌帛画也常画引路菩萨, 是丧礼中悬挂招亡者之魂的条幡,上画亡者肖像,前 有菩萨引路,也是频频回首,仿佛担心挂念往生的漫 漫长途上,跟随者步履艰难,跟不上进度。 佛与菩萨不同,已入涅槃,不受后有,因此应该 是不会回头的了。 然而永观堂的阿弥陀佛意外回头了,成为传世唯 一一尊回头的佛像。 永观律师因为自己的身体疾病,同体大悲,创建 了药王院,可以济度众生肉身之苦。永观律师修行中 一时的分心,也让阿弥陀佛在永世的寂灭超然中动心 动念,又回了一次头。 众生对永观律师的身体病苦之痛,对永观偶尔的 分心涣散、不够精进,仿佛都没有嘲讽恶念;对他人 的不幸,有许多感念原谅。我们是借着自己或他人的 不完美,才给了自己更宽容的修行机会吧。 永观,你迟了。佛的声音如此督促鼓励。 在漫长的修行路上,或快或慢,或早或迟,其实 都是修行,也都可以被包容顾念吧。 我挤在众多的游客间一殿一殿拜去,心里不急, 也就不计较快慢迟早。 禅林寺在上千年间一直整建,建筑园林的布局空 间依循自然山丘脉络走势,不像一般禅院那样规矩平 板。走累了,可以停在水琴窟静坐一会儿,聆听若有 若无的细细水声穿流过石窟孔洞。水流缓、急、快、 慢,力度轻重变化,都在幽微石窟里构成仿佛琴音的 水声。但当然是自己静下来了,才听得到这么幽静在 有无之间的水声。台北“故宫”有南宋马麟的名作《 静听松风》,风穿过松叶,静静震动松针,不是静到 一清如水,是听不到这样细微的声音的。东方美学多 不停留满足在人为的艺术层次上,人为的声响音乐, 人为的色彩绚烂涂抹,最终只是领悟大自然的过渡与 媒介,像《指月录》里说手指指月亮,手指的重要性 太被夸张,可能看不见手指指向的月光,也忘了真正 要看的不是手指,而是皓月当空。 水琴窟在日本许多寺庙都有,比叡山延历寺释迦 堂前也有极幽微动听的水琴窟,水声说法,来的人或 听到或无闻无明,各自有各自领悟的因果。 十六世纪初禅林寺修建了卧龙廊,把前方的释迦 堂、瑞紫殿、御影堂,和后方的多宝塔、开山堂、阿 弥陀堂,用长廊连接起来。长廊复道,有时凌空飞起 ,没有阻挡,也是眺望俯瞰山景寺院全局的最好景点 。许多游客从此高处,看到整片飞红的秋枫,层林尽 染,更是赞叹不止。 《阿弥陀经》说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 浊、众生浊、命浊,然而正是要在五浊中求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离此烦恼浊世,并没有修行,也没有真 正的领悟。 永观律师的身体疾病,永观律师的分心,因此才 如此为后来众生纪念吧。 我在出玄关前为朋友求了一张回头阿弥陀佛的像 ,在她大病初愈的案前,或许可以更让她安心吧。 永观堂钟声极出名,悠悠荡荡,东山一带,远近 都可以听到。如果有缘,刚好遇到钟声回荡,许多路 上行人都会回头张望,寻找钟声。永观堂钟楼虽远, 其实最后回头寻找的人也都发现:钟声就在耳边。 P2-10
蒋勋老师全新散文,台湾诚品、金石堂在榜畅销长达一年,继《孤独六讲》之后再讲人生,以金刚经和佛学智慧解读生命、自然、文学、艺术。不管是走到京都、清迈、巴黎、花莲,还是读到苏东坡的诗句,赏到邹复雷的梅花、杨维祯的书法,都让作者怀历史之思,慨生命之叹,感受自然之美,思考生命的无由因果与甚深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