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韬略与创业策划/中华韬略文化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本篇历史背景与中心思想:姜太公被文王任命为丞相之后,即着手 为周文王策划治国安民之法和富国强兵之方,本篇可能是他们的第一个策划 。国务纷繁,该从何着手?太公认为应从君王自身开始。本篇的中心思想是 劝文王做爱民的贤君。 二、周文王非常注重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他问姜太公,为何历史时而兴 ,时而衰;时而治,时而乱;时而富,时而贫?这是君王贤肖不同所致,还 是自然规律使然?姜太公明确的说:“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夏因禹王贤圣 ,商因成汤贤圣,致使国安而民治;夏因桀王荒淫,商因纣王暴虐,导致国 危而民乱。“祸福在君不在天时”,不仅否定了天命论,而且否定了埋怨客 观的一切托词,明确地告诉文王,要想兴周,必须从君王做起,要作爱民的 贤君。 三、如何作贤君?姜太公以尧帝为榜样,介绍了贤君克己治国之道。其 要点有四: 1.克己。就是君王要时时节制个人的私欲,约束自己的行为。尧帝自 奉甚薄,在衣食住行上的“八不”,就是克己的楷模。克己,才能爱惜民力 物力;才能以身作则,正吏教民;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然而,君 王由于手中掌握了国家的大量财力物力,加之又有奸佞的献媚和蛊惑,往往 很难做到克己。如夏桀王因荒淫于酒色,断送了夏朝五百年政权;商纣王因 骄奢淫佚断送了商朝六百年政权。克己乃创业的起点,放纵乃败业的起因。 2.富民。尧帝确保耕绩,鼓励农商,不违农时,减轻赋役,为的是使 万民富乐。万民富乐,社会才能安定。在实行富民政策的同时,还要“存养 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商朝,纣王任用贪官崇侯虎监造豪 华的鹿台,三丁抽二,独丁赴役,有钱者逃役在家,无钱者服役死亡数万人 ,导致田园荒芜,百姓逃亡。当大批商民逃到周国之后,周王接纳难民,提 供居室,让鳏寡孤独登记领粮,对无妻者给银娶妻,难民迅即安居臣服。 3.正吏。“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讲的就 是正吏。君贤吏正,国方能治,民方能安。官吏贪污腐败,必祸国殃民。 4.教民。“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 德,表其门闾”,均是教化民众的有效措施。 无论是正吏,还是教民,都要讲究法治,而法治的权威又在于公平,故 太公提倡“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公平又表现于赏罚,“所憎者,有 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以个人私情执赏罚,是赏罚不公、失去赏罚 权威的重要原因。 四、本篇所论兴衰之道和贤君治国之道,不仅适用于治国,而且适用于 齐家和经营企业,家之兴衰在家长,企业兴衰在经理。无论家长或经理,要 想创业有成,均必须克己。克己不是做苦行僧,而是保持勤俭持家精神。美 国沃尔·马特连锁商店的创始人萨姆·沃顿,就是靠勤俭持家起家,最终成 了世界连锁大王,成为世界第二大富翁。成功之后,仍保持俭朴生活,他穿 的夹克,只花用几十美元,而且还是从自己商店买的。他的专车是一辆老掉 牙的载货汽车,外出公干从不下榻豪华酒店,坐飞机也与普通人一样坐经济 舱。正因为他始终保持勤俭持家的作风与精神,所以企业才能不停地向前发 展。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