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担尽古今愁(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徐鲁文学选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7/02/20190927025332556.jpg)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一肩担尽古今愁(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徐鲁文学选集
ISBN: 9787561399774
徐鲁,1962年生于山东胶东半岛,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散步的小树》《世界很小又很大》等,散文集《童年的小路》《对星星的诺言》《青梅竹马时节》《童年的牧歌》《画布上的激隋》《黄叶村读**》《时光练习曲》等四十余种,另有长篇小说《为了地久天长》、长篇传记《普希金传》《音乐巨人贝多芬》以及《沉默的沙漏·徐鲁自选集》《徐鲁青春文学精选》等选集多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图书奖、**“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全国**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青年文艺奖、湖北文学奖等。
张伯苓在1944年总结他办学四十年的回顾文章 中写道:“……苓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 。创办南开学校,其消极目的,在矫正民族五病(五 病指愚、弱、贫、散、私——编者注);其积极目的 ,为培养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南开 中学的校训就是从这个目的出发而制定的。其中的 “允”是承诺的意思,对每一位前来*教的学生来 说,也可理解为“要求”;这里的“公”,是指国 家、人民大众和与之相联系的集体事业,同时,“ 公”又是对矫正“五病”中的“私”而言的。“允 公”,可解释为要求每一位学生热爱**、热爱人 民、热爱大众的事业,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 己的母校,要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拥有无私的奉 献精神。“*新月异”比较好理解,就是要求*教 育者必须拥有强烈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 早在1916年9月,张伯苓在给学生们所做的演讲 中就说道:“吾校与他校较,各校中有进取者焉, 有保守者焉。吾校进取者也。即以各校各项竞争而 论,吾校所得结果如何,汝等之所共知也。此即进 取之效力也。推而至于**亦何不莫然?故欲强中国 ,非打破保守、改持进取不可也。”他在这篇演讲 中还强调说:“进取之说自古有之,《易经》*: ‘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彼之所谓天行健者 ,乃指昼夜相承,春秋代继,无时或已,长此不怠 而言也。”应该说,这就是“*新月异”的原始出 处。 有了这样的校训来要求和激励一代代学子,南 开在重庆很快就办成了一所战时的模范学校。在这 里,男女生分班学习,学校实行*队化的严格管理 ,校风清正开朗,师生们团结齐心,积极向上,很 多莘莘学子都以能成为一名南开学子而感到骄傲和 自豪。 当时也是重庆南开学子,后来成为**作家、 学者和翻译家的齐邦媛回忆,当时的老师们都有一 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气概,“自离开南京 到四川自流井静宁寺,整整一年。颠沛流离有说不 尽的苦难,但是不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下 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学校永远带着 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她一 直清晰地记得校长张伯苓先生对学生们说过的一句 话:“中国不亡,有我!”“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 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 我们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 端正地成长。”她说:“就像张伯苓校长说的,‘ 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 在未来的*子里,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之后,这所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当选为中 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就有33人。如粒 子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核物理学 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物理化学家、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