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龚自珍--新旧一人/奇才集

奇才龚自珍--新旧一人/奇才集
作者: 吴文浩//苏珊|总主编:张宇光//朱晋平
出版社: 山西教育
原售价: 32.90
折扣价: 19.10
折扣购买: 奇才龚自珍--新旧一人/奇才集
ISBN: 97875440866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门阀傲江滨 杭州——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风景秀丽,北宋词 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对杭州的风景人物作了如下描 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 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 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 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说,与商纣王一样“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的金朝皇帝完颜亮(海陵王)读了这首词后,“遂起 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即兴题诗道:“万里车 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 吴山第一峰。” 正隆三年(1158),完颜亮发兵南下,妄图占领大 宋皇帝“行在”临安府(今杭州),统一中国。无奈, 天不遂人愿,所部不仅在前方遭到虞允文等人的重创 ,而且后院起火,被部下勒死,杭州由此得以免遭一 场兵燹之祸。 那杭州又是如何从“三吴都会”之地升格为宋朝 皇帝“行在”之所呢?因为“靖康之变”!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 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皇族 、朝臣,北宋由此灭亡。侥幸逃出东京城的徽宗第九 子——康王赵构建立南宋,在经过政权初期的东躲西 逃之后,最终在杭州重建稳定的政权,并将杭州升格 为“临安府”。为了表示收复中原之志,南宋不称临 安府为首都,而将其定位为“行在”,即皇帝所在的 地方,但杭州确为南宋实际的首都。晋元帝南渡时, 众多北方世家大族及普通民众纷纷南迁。宋高宗南渡 后,这一幕又重新上演。 之所以提到两宋之际杭州地位的变化,是因为本 书的主人公——龚自珍的先祖也正是这一时期随宋高 宗南渡的,只不过龚氏先祖南迁后先是流寓余姚,后 来才定居杭州,著籍仁和。到龚自珍的时候,龚氏一 族在杭州已经居住了至少四百年,是地道的杭州人。 杭州人杰地灵,受此山水浸润四百年的龚氏家族更是 “门阀傲江滨”,以诗礼传家,是杭州的名门望族。 至晚到龚斌——龚自珍的曾祖父时,龚家走上了科举 仕进之途,龚斌著有《有不能草》一册,由此开启了 龚氏诗礼传家的传统。 龚斌共有五个儿子,其中次子龚禔身是龚自珍的 本生祖父,因大哥龚敬身多年未能得子,龚禔身就将 次子龚丽正过继给龚敬身。 龚敬身,字屺怀,号匏伯,乾隆二十四年(1759) 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 主事、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兼考功司事、礼部精膳司郎 中兼祠祭司事等职,后出任云南楚雄知府,政绩卓著 ,升任迤南兵备道,因丁忧而未能出任,归隐家乡。 龚敬身官至四品,是地方上很有名望的人物,著有杂 文《桂隐山房遗稿》二卷,主编《平定州志》。 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字旸谷,又字赐泉,号闇 斋,乾隆六十年(1795)举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 历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徽州知府、安庆知府、江 南苏松太兵备道,并曾署理江苏按察使。(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