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研发要素视角](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614/02/20240614021232543.jpg)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数字经济对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研发要素视角
ISBN: 9787516426340
陶长琪,男,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学研究。近年来在《管理世界》、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10余部,担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 丁煜,女,江西吉安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现就职于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中国软科学》《当代财经》《研究与发展管理》《统计与信息论坛》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
推动数字经济与创新要素配置同步提升 推动数字经济与创新要素配置耦合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二者均位于较高的水平上。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并着力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以推动数字经济与创新要素配置同步提升。 (1)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第一,对传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各地要进一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深化 IPv6 技术改造,加速更新和完善 IPv6 主干网间互联体系,推进区域互联网骨干网络直连点扩容升级,加快促进骨干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建设智能敏捷且安全可控的一体化数字基础架构。积极推动 5G 商用的部署与应用,拓展 5G 网络的应用范围。与此同时,加强 6G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推动 6G 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物联网在我国农业生产、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覆盖深度,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第二,建设和完善数字化信息网络支撑平台。推进以“互联网 + ”、大数据、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作为支撑的服务平台的建设。按照“层层递进,多维并举”的方式,从发达区域与行业龙头等维度推进区域级、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建设,同时吸纳多方力量,为满足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加快打造数字化技术公共开发与公共应用的技术服务推广平台,积极促进知识在数字化信息平台的互通共享,以实现各创新主体对互补性知识的吸收与改造,突破知识可能性边界,为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政府应积极牵头并推进各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但也要制定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界定各平台的责任,加强对产业互联网平台及消费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安全性监管,推进异构系统工业数据与消费数据的汇聚。 第三,推动数字化融合建设,加快“城市大脑”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教育、医疗、城市精准治理及城市生活便利性等多方面都带来了诸多利好,但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物联网、5G 及“互联网 + ”等多方面的综合集成应用仍有待拓宽其应用场景。各级政府要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实现“一网统管”的城市行政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快推动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及体育等重点领域的智能服务普惠应用,推进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促进医疗服务精准化,探索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提升养老助残托幼等信息化服务能力。 (2)着力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我国创新要素配置面临的问题主要源于我国各省份间的市场分割及户籍制度等体制机制障碍对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阻碍,从而造成我国各省份间创新要素错配程度日益加深。因此,针对本书第三章的研究结论,本书认为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破除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各地方政府应结合现实情况,尽快改革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种政策。例如,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对研发人员的就业选择产生阻碍作用。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快对高技能人才供需匹配机制的建设。推动政府服务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为创新要素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我国整体情况来看,政府应以空间优化为重点,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交通、医疗、教育及文化等资源的共享,鼓励各地区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实现要素资源多圈层和跨区域的高效流动。 第二,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第三章的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创新要素配置具有落后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态势。这表明,与发展迅猛的数字经济相比较,我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提升的速度有待加强,否则难以支撑数字经济持续和高速发展。提升创新要素配置的存量水平,就要重视对人力创新要素、资本创新要素及技术创新要素的培育、引进和吸收。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和企业积极促进传统要素向创新要素升级转化、加强对新型创新要素的培育并改善创新要素配置的效率。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适合创新要素发展和升级的营商环境,以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创新要素流入,并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 综上所述,针对本书第三章的研究,对推动数字经济与创新要素配置同步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措施包括:推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及数字化融合建设;破除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及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水平。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在转型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桎梏。其中,创新要素配置存量不足、质量不强及效率不高等问题凸显。本书基于研发要素的视角,从数字经济与创新要素配置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数据要素增强研发产出质量的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研发投入水平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