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作者: (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责编:马步匀|译者:王乃竹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5.50
折扣购买: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ISBN: 9787559827944

作者简介

Hans UIrich Obrist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1968年生于瑞士苏黎世,现为伦敦蛇形画廊联合总监,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著名策展人和批评家。奥布里斯特迄今曾参与策划和发起了150多个展览与项目,编撰有70多本学术著作。著有《策展之道》《关于策展的一切》《策展简史》等。

内容简介

大众媒介/社交媒介 大卫·霍克尼(以下简称 霍克尼):图像是极具力 量且让人难以忘怀的。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 斯特(以下简称奥布里斯 特):弗里茨·朗的电影《 大都会》(Metropolis, 1926)很早就表现了这一 点。 霍克尼:一直到电影 的最后,大众都生活在地 下。让我极为触动的是: 如果你用一台摄影机拍摄 一群人,那么所有人是一 个整体;然而如果你用十 八台摄影机拍摄,就截然 不同了,他们是一个个单 独的个体。这即是世界上 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群 体世界被科技消解。并且 ,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出现 ,在这个世界里,个体拥 有了越来越多的能量。我 很好奇,是否图像……这 部1926年的电影里的图 像,是否以某种方式影响 了后来的一些事件?譬如 电影所采用的群体性视角 ?有可能吗?因为那时候群 体开始被杀戮。 奥布里斯特:或者, 这只是作为一种情绪在其 中起作用?毡有可能是其 他方式…… 霍克尼:对对对,但 群体世界那时才刚刚开始 ……电影或名说好莱坞现 在开始尝试所谓的3D, 但我要指出的是,那不是 真正的3D。真正的3D应 该是你想看哪儿就看哪儿 。然而每一个电影导演始 终要告诉你,你应该看哪 儿。当你使用一台摄影机 讲故事,就是这样的情况 ,即它是被编辑、被剪辑 出来的。但如果你有十八 台摄影机,就不需要像那 样讲故事了,因为在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