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附光盘分级阅读版)/语文新课标分级阅读丛书

论语通译(附光盘分级阅读版)/语文新课标分级阅读丛书
作者: (春秋)孔子|主编:钱理群
出版社: 天津教育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论语通译(附光盘分级阅读版)/语文新课标分级阅读丛书
ISBN: 9787530960493

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他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钱理群,著名教育家、人文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他名列首位。他关注语文教育,其主编的《新语文读本》被认为是:“意味着一种新的语文观——一种有利于开发心智、丰富思想、培养性情、操练想像并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语文观的产生。”

内容简介

【故事链接】 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她。母亲骗他说:“你 回去,等一会儿娘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 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们来找他玩,他 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象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 高兴了。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 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 就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 子里。过了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 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 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答应孩子要杀猪给他吃,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 学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 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 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子骞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孔子的学生。他幼时丧母,父亲娶 了后妻。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 个儿子,于是对子骞开始憎恶起来。她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 拨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继母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里面铺的 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里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 。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开的那种到处飞扬的轻飘飘的花,这样子的棉衣 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棉衣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 继母反而对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他太娇养 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马车,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 骞冷得战栗不已,手冻得拿不稳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差点儿将车 子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扬起马鞭朝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 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 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后妻听了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 愧得无话可说。 子骞的继母被子骞的言行感动得后悔不已,从此待子骞如亲子。 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