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游戏设计与实操(大教育书系)
作者简介
杨敏毅: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心理项目培训专家,曾荣获首届全国学校心理辅导“辅导之星”、首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教师”、上海市首届“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出版有《怎样读懂学生》《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等专著。 应晓菲: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得省、市级奖项。
内容简介
序 杨敏毅老师是我相识26年的老朋友。大约是在1994年下半年,杭州市教科所的黄淑贞老师组织了市县区15位对心理学怀有浓厚兴趣且志同道合的“同道”,一同赴上海去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心理辅导工作坊。大家来到约定地点城站广场集合,我与先到的几位朋友打招呼后,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年轻女教师,有人告诉我,她是杭师大附中的化学老师杨敏毅。 那时主动要求学习心理辅导的老师都是志愿者,“非科班出身”居多。我们这15个人算是起步比较早的,后来各自奋斗在杭州学校心理辅导界的不同岗位上,且都成了重要的专业骨干力量,而杨敏毅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调到上海七宝中学工作后,在这个国际化的大城市里,吸纳了来自国内外丰富的心理辅导专业理论和技术,抱道藏器,勤于深耕,很快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特别是她多年术业专攻、卓尔超群的游戏辅导技术,无论是在上海学校辅导业内,还是在全国各地的培训班上,都得到了众口一词的好评。现在呈献在大家面前的这本新著《中小学心理游戏设计与实操》,就是她多年来心血累积并与一线新人共同合作的又一成果。 游戏是学生(包括成人)普遍喜欢的活动,关注和参与游戏是人的天性。有益的游戏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并让人们从中受到教育。游戏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行为,一种愉悦情境;而在学校团体辅导中,对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自我统整的促进,其功效则更是毋庸置疑的。在团体中,游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够发展社交技能的练习情境以及促进自我觉察的认知训练信息,使学生人格特质的组合达到自动化。游戏创设了一种情境,它的功能恰恰在于可将情境组合成种种有意义的“产品”,这是游戏在团体辅导中的独特与奥妙之处。而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中,杨敏毅老师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这本新著的结构简洁明快。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是基础理论篇、活动体验篇和互动交流篇。主体部分“活动体验篇”中的62个游戏活动,全部为一线教师的原创成果。而每一个游戏活动的内容又分为“活动意图”“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带领经验”和“参与感悟”,最后则是杨敏毅老师亲自撰写的“专家评析”。与其他众多游戏辅导书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些“带领经验”与“参与感悟”,都是出自一线辅导教师之手,且经过反复打磨,言之凿凿,“用”之切切;而杨敏毅老师最后的点评则起到了画龙点睛、一语收官的作用。我虽是粗略看下来,但已经可以预料,此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广大一线心理教师的热烈欢迎! 我与杨敏毅老师相识26年,真正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一般都是在学术会议或各地培训班上相遇,而且往往都是台上台下、脚前脚后,双手一握,不尽欲言便匆匆道别。唯有一次在昆明讲课,两人同是提前半天到达宾馆,共进晚餐之后,便相约一起上街散步。朦胧夜色之中,橙黄路灯之下,两位同道好友边走边聊,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走了一个多小时。十多年转瞬即逝,我已两鬓斑白、“奔八”而去,杨老师也已退休数年,但我们依然是“同道”,就如同当年在昆明的那个晚上,我们还在一起并肩前行一般。 所以,很高兴为她的新著作序。 钟志农 2021年国庆节于杭州 (钟志农,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全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 多样适用对象: 小初高各学段心理老师、班主任 多种功能满足: 理论阐释、经验传授、评析指导、案例借鉴、心灵探索 多元应用场景: 心理辅导课、心理社团拓展、心理健康主题月、班会课 多维应用价值: 认知提升、情绪管理、意志品质锻炼、社会行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