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世家大刀张/口述历史系列

传奇世家大刀张/口述历史系列
作者: 口述:张少杰|整理:李梦楠
出版社: 学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传奇世家大刀张/口述历史系列
ISBN: 978750775664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张氏家族传承谱系: **代张玉山——“弹弓张”(曾祖父) 第二代张宝忠——“大刀张”(祖父) 第三代张英杰——***百戏奖获得者(父亲) 第四代张少杰——**一级演员(本人) **代张玉山,1870年出生,艺名“弹弓张”。祖居 北京劲松一带。清朝时做过官差,后人江湖,在天桥卖艺 ,以打弹弓著称,在天桥久占把式场。张玉山射技精准, 弹不空发,有“神弹下下准”的美称。 第二代张宝忠,1**7年出生,人称“大刀张”。他自 幼随父亲张玉山走江湖卖艺,练就一身好武艺,不仅继承 了父亲张玉山的技艺,还是“举刀”和“拉弓”的真正创 立者,他耍的大刀是生铁铸造的,一把重120公斤,一把重 90公斤,表演时不但要将大刀举过头顶,还要耍出各种动 作。 第三代张英杰,1929年出生,父亲张宝忠本想让他一 直上学,但因家中变故而撂地卖艺,经过多年努力,子承 父业。他将“举刀”和“拉弓”进行改革,去粗取精,* 后成为北派杂技艺术的代表节目,他以杂技艺术家的身份 ,先后出访20多个**,为祖国争得荣誉,并成为*** 百戏奖获得者。 第四代张少杰,1949年生于北京,自幼*家庭熏陶, 在祖父张宝忠和父亲张英杰的严格指导下,练就了扎实的 基本功,在1966年正式登台表演“举刀”和“拉弓”的节 目。多年来,他潜心研究表演形式与技巧,在表演上发展 创新,从立开5张弓到立开8张弓,从悬梁叉正面开弓到反 面开弓,从举刀到刀上举人,他创作出一系列高难度的节 目。与此同时,在夫人王大珍的配合下,还练就了两人开 弓打弹、用嘴和脚打弹的*技。他于1973年调人中国杂技 团,在中国杂技团工作至退休,退休之后依然活跃在表演 舞台上。 张氏四代的弓刀技艺,传承至今约有150年的历史,正 是这种薪火不断的传承,才使得我们的民族艺术得以发扬 。**代张玉山 我的曾祖父叫张玉山。 北京城东南边儿,有个地儿叫架松坟,是清朝八大铁 帽子王之一肃亲王的坟。那个地方的人大都种菜,到改革 开放以后盖起了楼才没有了田地,地名也改叫劲松了。我 们家的根儿就在那儿。至于曾祖之前是从哪儿迁过来的至 今还没有考证过,但是那块儿的人都姓张,我们家的祖坟 也在那儿。 我曾祖就是从那儿挑着八股绳进的北京城,当时住在 牛街。八股绳就是挑挑儿的,一个扁担前后两个筐各拴着 四根绳,这叫八股绳。 我曾祖本身就会武术,会打弹弓,进了北京城先当的 官差,清朝没了以后,按照现在的话说,他就是没工作了 。一开始想做点小买卖,但是这时候他已经有家室了,又 有了两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就想到要去卖艺。 当时进江湖卖艺也是有规矩的,得有真传,就是光会 练不行,得有人教你,得有师父。当时牛街有个通背(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