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品鉴赏图典/中国文物鉴赏大系

中国工艺品鉴赏图典/中国文物鉴赏大系
作者: 陈丽华|主编:刘炜//段国强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76.00
折扣价: 60.00
折扣购买: 中国工艺品鉴赏图典/中国文物鉴赏大系
ISBN: 9787532620678

作者简介

陈丽华,1953年出生。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旅顺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宫廷部主任,现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古漆器鉴赏与收藏》、《漆器鉴识》,参与编撰《中国漆器分类全集·明代卷》、《中国美术全集·清代卷》、《中国美术全集·中国金属胎珐琅器》等。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漆器的起源 一、漆树与漆器 漆液系漆树上分泌出的一种半透明状、灰乳白色的液体,遇到空气氧 化后,便成黑色。漆树为落叶乔木,喜阳光,生长快,一般在五至十年后 即可割漆。割漆的方法,是将漆树皮用刀切口,插入竹管外导,这即是天 然生漆,俗称大漆。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泰国、印 度等地,尤以中国的产量最为丰富,主要产地有贵州、四川、云南、湖南 、江西、安徽、陕西、河南等省。 生漆的性能是由漆酸(漆酚)、含氮物质、胶质、水分等构成,漆酸是 其主要部分。生漆直接调灰料、漆糊,用以做漆胎,经过加工提炼可调制 成多种色漆。 漆液髹涂在器物上干燥后,具有坚固耐用、防腐、抗热、耐酸的性能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并利用漆的这种性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漆器艺术, 并留下大量的漆器精品。 上古时期,漆树的种植十分普遍。远在夏禹时,生漆就被作为贡品, 《尚书·禹贡》中所记:“兖州、豫州贡漆。”周代,漆树成为主要的经 济林木,纳入林业管理规划之中,政府设有专官管理。战国时哲学家庄周 “尝为漆园吏”(《史记·庄周列传》)。《周礼·地官·载师》云:“唯 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说明漆林利益的优厚。汉代时流传着“陈夏千 亩漆,与千户侯等”的谚语,当时私有千亩漆收入的富豪之家,相当于一 个千户侯;有千件漆器、千桶漆者,其财富相当于千乘之家的公侯(《史记 ·货殖列传》)。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其辋川的庄园内,就设有“漆园”,今 所传宋代郭忠恕所绘的《辋川图卷》,图中漆园、椒园等,就是当时种植 的经济作物。 明清两代,对漆树的种植和管理也十分重视。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年 间,在南京东郊建立皇家漆园、棕园、桐园,种植漆、桐、棕树各千万株 ,以建造海军战船。今南京孝陵卫有明代三种园林的遗址。陕西平利县牛 王庙,保留着清代对漆林管理的碑文。由此可见,漆树自古以来就被作为 一种经济作物而加以生产、提倡,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最早的漆器 1978年,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中清理出 一件木碗,内外都有朱色涂料,微有光泽。据科学鉴定,这种朱红色涂料 “经裂解后,涂氧化钠盐片,用红外光谱分析,其光谱图和马王堆汉墓出 土漆皮的裂解光谱图相似”。确认木碗上的涂料为调朱色生漆。 河姆渡遗址共分四层,三、四层为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经C—14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多年,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漆器发 现地。这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以前,天然漆就已运用于生活用品当中。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民族之一。此碗的出土,对研究我国漆器的 起源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漆器工艺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三、新石器时代漆器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漆器目前发现的除河姆渡遗址的漆木碗外,还有 以下几处: 浙江余杭瑶山古墓中发现一件嵌玉朱漆高柄杯,杯上髹红漆并嵌有玉 石,可见良渚文化的漆工艺已能和玉雕镶嵌相结合。 江苏吴江团结村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漆彩绘陶杯;吴江梅堰遗址中 发现漆彩绘黑陶壶,以棕红色为地,黄红两色彩绘,经化学检测证明,彩 绘物质与汉代漆器相同,和仰韶文化的彩陶吱验结果趔异。良渚文化的年 代为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距今5000—4000余年。 辽宁放汉旗大甸子占墓中发现两件薄胎朱包漆器,器型似觚,经C—14 测定,距今3400年-3600年。 1978年—1980年山两襄汾陶寺墓地的大型墓中,发现有部分彩绘小器 ,H台骨虽朽,仍可辨认的器型有鼓、圈足盘、斗、案、豆、俎等,多为红 彩地,用白、黄、黑、蓝、绿色绘出图案;一部分器物仅单色红彩,彩皮 剥落时呈卷状,与漆皮颇似。木器的造型和器表所朋调合、粘接剂的物理 性能,与漆器较为接近。发掘者认为,这一发现对揭示中国古代北方漆器 的祖源不无意义。墓地的时代距今3800—4000年。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髹漆器物,像红、棕色等,均为调色漆。那么 我国最早使用未经调色的天然漆始干何时,还有待于今后新的考古发现去 证实。 新石器时代的髹涂器,尚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器物主要以红、黑两 色为主。器物的髹涂装饰方法,或为满涂,或有线条装饰,像汀苏吴汀出 土的漆彩绘陶杯和陶罐,器身黑灰色地上彩绘着粗犷的线条,杯的口缘火 面积涂饰。线条简单,上下交错仃序,具有图案化、抽象化的特征,表现 出原始的装饰艺术。 四、漆器成为身份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漆器的占有逐渐成为贫富分化和权贵奢侈的标志 ,统治阶级将这些日常生活用器根据礼乐制度的需要,赋予了其神圣的意 义。 漆器的礼仪地位和作用最早见于《韩非子·十过篇》:“臣闻昔者尧 有天下。饭于士簋,饮于士铡。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口月所 出入者,莫不宾服。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 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 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 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 三十三。”由此看出,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漆器就具有了表 明身份和地位的功能。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