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
作者简介
罗志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作有《道大无外》《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等二十余种,在《读书》《二十一世纪》《战略与管理》《开放时代》《万象》《文化纵横》等刊物发表文化与学术评论百余篇,为《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撰写小评论百余篇。
内容简介
"史学之外的朋友怎样看历史和史学,是我向来想要了解的。在与各类不学历史的专业学人的接触中,我常注意探寻他们的历史知识来自何处。结果有些令我吃惊,即历史学人不太看得上的教科书,影响似乎很大。进而推广到学界以外的一般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人们对历史的热情一直浓厚,但不计“戏说”和“穿越”者,说历史的书,卖得好的往往不是所谓“历史学界”看重的(即使在“历史学界”之内,销量大的也往往是那些敢于下判断愿意给出“答案”的书)。不知一般人所谓的“历史知识”,是否就这样形成? 为什么学界看重的研究新进展,却常疏离于那些对历史有兴趣的人,是一个特别值得反思的大问题。今日大学这种教育方式是外来的,实际到20世纪才引进(尽管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898年),故历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国人面对的新课题。就学问言,历史教育与历史研究的关系,关系到我们希望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学。两者都亟须进一步探讨。抛开这些往小了说,主要的责任应在我们这些史学从业者身上。我们何以不能让内行觉得好的作品,也能为一般人所接受,是很需要检讨的。 或许我们一些人误解了学术规范,把最低的起码要求当成了终极目标。不少研究通篇都在“规范”地回应学界对具体问题的争议性见解,几乎面面俱到,而对所研究的史事本身,则很难说是否推进了我们的认识。不幸这样的论著最容易通过所谓的“同行审查”而发表,但显然不能满足行内行外对“历史研究”的要求,反而把对历史有兴趣的人拒于千里之外。 其实史学以至于整体的学问,本在大千世界之中。傅斯年有一个重要的主张,即大学应为社会“供给学术”,以唤起和强化国人对于学术的“爱好心”和“自觉心”,进而改善民德。也只有爱学的自觉丰沛于社会,学问才能在涵泳中进步。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改进自己的研究取向,不仅与同行对话,更当直面历史本身,至少面对行内外对“历史知识”的要求;同时,无论专业压力有多大,都须适当“拨冗”,与非专业的人分享自己的读史心得,让学术可以贡献于社会。 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中国的近代”,借用一本流行史书的名讳,说的是一个大国不得不转身的“那些事”。所收各文,基本维持原样,仅做了个别的修订,希望能使文字稍更通畅,让读者看得舒服些。原来有不少注释,为适应一般的读者,所有关于出处的都已删去,仅留下少数说明性的注释。 全书立足于文化眼光,借助历史想象,观察中国的近代,述说一个大国如何从历史转身。但并不如一些青年学生喜欢的那样“系统全面”,而更像是一些具有个别特质的事,相互联结成一个组合体,甚至像是一串“事故”。当然,事既有“故”,便皆有因缘,背后自有其逻辑关系。不妨既注重其个别特质,复探索其互动关联,顺理以成章,庶几展现近代中国一些有特异色彩的面相,以及那些使其不得不如是的脉络渊源。 尽管以前的“天下”已经转化,后来的“世界”仿佛外在,眼前“中国”这个文化生活区,却是我们自己的。近代的中国,转身还在继续,却首先是从历史走来。要了解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就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的近代”。把自己的读史心得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是我们这些专业学人之所愿;从历史中认识自己,进而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是所望于读者。 " 近代的中国,转身还在继续,却首先是从历史走来。要了解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形塑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就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的近代”。作为曾经最为庞大的封建文明古国,中国走过了艰难的近代,每一细枝末节的变化,都从神经末梢传至脊髓,影响全身。本书旨在梳理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汇总,一些基本层面的转型情况,其中遇到的阻碍、获得的推力、展现的特异性、变动的历史脉络与可期望的未来,都是作者所关注的。这是作者自己的一本读史心得,他主张从历史中认识中国,进而反思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也从历史中认识自己,进而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