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蝴蝶结的梦/冰心奖获奖作家佳作精选升级版

蓝色蝴蝶结的梦/冰心奖获奖作家佳作精选升级版
作者: 翌平//谭旭东
出版社: 河北少儿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蓝色蝴蝶结的梦/冰心奖获奖作家佳作精选升级版
ISBN: 9787537676236

作者简介

翌平,原名赵易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小说集《少年摔跤手》《早安、跆拳道》,《冬天的小号手》《猫王》,长篇童话《迷糊蛋与蹦蹦猪》,童话集《骑狼的小兔》《小鼹鼠的火车》《小狗布丁》《魔法猫》《花喵咪的故事》等。 还有译作《一个孩子的诗园》《小熊维尼》《布朗家的天才宝宝》《布朗家的超级明星》《威廉先生的圣诞树》《中英双语图画书》等一百多册。并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校园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及《少年报》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北京市建国60周年文学作品优秀奖,上海优秀儿童图书奖。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十大金作家”,繁体字童话集在香港曾载入2007年排行榜前列。 谭旭东,著名作家、评论家,近年致力于儿童文学研究与儿童阅读推广。已出版童诗集、童话集、散文集、文学专著多部。主编、翻译童书多部。2010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成为国内唯一的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家。

内容简介

我们文科班的数学课,由副校长陈伯通先生亲自 担任。据说, 陈校长青年时代就是数学方面的高才生,曾经和大数 学家华罗庚通 过书信,有一篇论文曾获得过华罗庚的称赞。 “要不是‘文化大革命’啊,说不定我也有了自 己的‘陈氏定 理’了!”有一次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那 样子,颇有点 儿壮志未酬,心犹不甘。 陈校长五十来岁,看上去身体结实,精力过人。 叶小羽说,他 的脸型是六边形的,他的眼睛是等腰三角形的,而他 的额头,仿佛 写满了最复杂的方程式,像这样的人不当数学家,还 有什么人能当 数学家呢?尤其是陈校长的头脑里,恐怕少说也要储 存着几千道乃 至上万道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数学习题。 “题王!一位不折不扣的题王!” 有一次,面对着陈校长发下来的,由他自己设计 和油印的一大本数学习题集,叶小羽突然由衷地赞叹 道。 从此,“题王”这个称号就先在我们文科班,而 后又在全校乃 至社会上传开了。不少家长都知道,一中的陈校长是 位“题王”, 爱好数学的孩子跟着他算是有福了。 “太形象,太准确了!到底是文科班的学生!” 连一中整个数 学教研室的其他一些老师,都觉得“题王”这个称号 用在陈校长头 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可是陈校长自己却没有感到大惊小怪的。“唉! 盛名之下,其 实难副啊!”他嘿嘿地笑着,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眼睛 变成了扁扁的 菱形,“不过,跟我学习数学,你们确实得多准备点 儿演算纸。不 演算习题,那就谈不上什么数学了。别以为你们将来 是文科人才, 数学派不上什么用场。不!一个没有数学头脑的人, 写起文章来大 概也不会有什么条理的吧?而没有条理的文章,岂不 成了人人看不 懂的方程式,岂不成了神秘的‘哥德巴赫猜想’了? ……” 他是这样苦口婆心地劝我们要学好数学。 然而很遗憾,他的“知音”在我们这个班上总是 寥寥无几,我 们每次考试之后的成绩,也总让他大失所望。我们也 都明白,其中 的原因绝对不是他教得不好,而是我们的主要心思的 确都没有用到 数学课上。 只有一位同学深得陈校长的赏识,那就是我们班 上的“数学王子”王刚。 王刚也是一位农村来的同学,其衣着相貌也“土 得掉渣 儿”,可偏偏数学成绩出奇的好。全班似乎只有他一 人跟得上陈 校长的课。 他个子不高,坐在班上最前面一排座位上。常常 ,陈校长讲着讲着,便会停下来问王刚: “王刚,你觉得这里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或者是:“王刚,我刚才讲得是不是过于复杂了 ?你来试试,有没有更简单的方程式。” 一堂数学课,有时候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课 。王刚似乎也 不客气,只要陈校长一说,他准会异常兴奋地跳上讲 台,拿起粉 笔,刷刷地就能写出另外的一道什么公式来。如果有 不妥的地方, 陈校长又会以商榷的口吻帮他改一改,最后二人满意 地点头:“看 来只能这样了!” 这时候,我们坐在课桌上,就像听“天书”,只 有干瞪眼的份儿。王刚则踌躇满志地走下讲台,其神 态真像一位“王子”。 王刚的数学为什么会这么好呢?我们都想从他身 上取一点儿 “真经”。王刚却说:“那没办法!这是遗传。我老 爹从土改时就 在村里当会计,算盘珠子拨得出神入化。我从小就跟 着他学数学, 他还指望着我毕业以后接他的班呢!” 这个王刚,说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二十年后又是一个‘题王’!”李涛拍着王刚 的肩膀说。 “不,现在就堪称‘题王’了!一位‘老题王’ ,一位‘小题王’!”叶小羽笑着纠正了李涛的说法 。 于是,“小题王”的称号就在班上传开了。王刚 在一中的“知名度”仅次于“老题王”陈校长。 “别浪费了这么好的纸,留着给‘小题王’演算 习题用!” “今天‘老题王’有会议,不能来上课,特委托 ‘小题王’代讲一节。” 那时候,我们文科班上是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口 头语的。 王刚后来果然深孚众望,以优异的数学成绩,考 入了安徽财贸 大学,毕业后分进了国务院财政部工作。他是我们那 个文科班的同 学中,大学毕业后分配得最好的一位。自然,与他的 数学好是分不 开的。 同时,他也真正为“老题王”争了光。 记得临毕业时,我在王刚的纪念册上写的赠言是 : “既然拥有了‘小题王’的称号,那就不要回村 当会计了。去摘取那‘皇冠上的明珠’吧!我们的‘ 数学王子’!” 所谓“皇冠上的明珠”,即是数学家哥德巴赫的 那个著名的 猜想“1+1”。不知道王刚现在在国家财政部里,是 否还在研究 数学。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