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油

石油石油
作者: (意)莱昂纳尔多·毛杰里|译者:夏俊//徐文琴
出版社: 上海世纪格致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石油石油
ISBN: 9787543219328

作者简介

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集团主管战略和发展的资深副总裁,该公司是世界第六大公开上市石油公司。他在《新闻周刊》、《外交》、《科学》和《华尔街日报》等出版物都发表过文章。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约翰·D.洛克菲勒被诅咒的遗产 石油悄悄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成为主要能源产品之前的很长一段 时间里,它已经作为一种廉价且好用的照明原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 实际上,在人类文明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开采石油衍生物,特 别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中东的其他一些地区,在那里,原始的石油工业就 已经很重要,不仅能提供修路用的沥青,用于轮船、建筑和水利技术方面 防水用的胶合剂,还能提供很多医药治疗中所必不可少的某些成分。沥青 被用于战争及其他很多领域。但是,有意思的是,尽管石油在远古就得到 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一直都被大材小用,而且这种应 用还主要局限在那些人们容易获取从地表渗出的石油的地区。 在被人们忽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石油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又半遮 半掩地进入人们的视野,那时,美国和欧洲很多业余的和专业的化学家都 在进行从石油中提炼照明燃油的试验。很多人都声称自己是现代石油蒸馏 工艺的发明人,在这些人中,有位叫亚伯拉罕·盖斯勒(Abraham Gesner )的科学家应该得到特别表扬,是他于1854年把煤油这个可以用于“照明 或其他用途”的新产品在美国申请了专利。由于它比当时的任何照明材料 都便宜、安全并且更好用,所以在宾夕法尼亚西部(Western Pennsy1vania)和纽约市得到了推广,当然当时有利的大环境对煤油的推 广也功不可没。由于大西洋捕鲸活动过于频繁,当时有钱人(只有他们能 用得起)照明所偏爱的鲸油的供应已经濒临枯竭。要增加供应就得航行到 南非那么远的海域,这就使得产品的价格暴涨。但是石油抢占市场的最大 障碍是产量不够。所有的提取技术都还停留在远古的水平,人们仍在用原 始的工具和外行人使用的设备收集渗出地表的石油;大多数都还是手工收 集。当时世界上也散布着一些在地表下钻井的例子,如法国、日本,和其 他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阿塞拜疆(Azerbaijan),但是这些活动都没有在 全世界得到推广。在1859年,宾夕法尼亚州出现一场大革命,当时埃德温 ·德雷克(Edwin Drake)用钻井机器从坚如磐石的地下成功钻出石油。 德雷克这个没有丝毫地质和工程学技术的未来“上校”,一生似乎注 定了要失败。他进行过很多次尝试,梦想着取得英雄般的成就,但是每次 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沦落到从事蒸汽船夜间记录员、农场劳工等很多这样 收入低微的工作。当德雷克因严重的关节炎在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New Haven)度假的时候,他和当地银行家乔治·毕赛尔(George Bissell)逐 渐熟识起来。这个乔治·毕赛尔与几个合伙人有一家小公司,他们在宾夕 法尼亚州蒂图斯维尔(Titusville)的一个小村庄附近的土山包上从事商 业规模的石油开采。巨大挑战激起了德雷克那种唐吉诃德式的天性,再加 上他的身体也已经接近完全康复,这使其成为毕赛尔心中从事这一冒险事 业的最佳人选。德雷克担任了这一活动的运营领导者。尽管德雷克只穿过 列车长的制服,但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毕赛尔及其合伙人将德雷克 尊称为上校。 这次只有失败没有成功的德雷克让世人大跌眼镜,他在接受毕赛尔建 议的基础上发明了一套新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在1859年8月28日成功地钻 出了石油。他与一小队当地工人一起建起一座木制塔楼,用以承载一个巨 大的蒸汽驱动的轮盘,轮盘上绕着一根缆绳,缆绳的一端连接着一个铁制 钻头。轮盘转动,缆绳及其滑轮装置上升,之后让其自由落下地面,如此 反复就可以挖出一个洞。这一用于挖盐丘的技术在1847年阿塞拜疆的石油 开采中就已经被使用过,但是德雷克在里面加了点自己的东西,而这点被 加进去的东西被证明是很重要的。他向洞里打入一根管子,再命令手下人 在这个管子里挖掘,这样洞边的水和散落物就不会阻碍钻头的前行。这样 ,上校就为现代石油工业奠定了钻井原型。最后1901年的得克萨斯州采用 了旋转钻探,对这一技术做了改进。 宾夕法尼亚州42加仑的木桶在偶然间被他用于装罐和运输石油,并成 为石油世界使用时间最长的重要事物。这种主要用于威士忌交易的木桶将 成为石油市场沿用至今的生产和消费基础度量单位。德雷克这口油井的最 初产量是每天35桶,并以每桶40美元的天价出售,这相当于今天的六七百 美元。 德雷克上校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试验被看作是石油工业的起源。那些 关于这次试验成功的报道和传言编织着这样一个美梦,即用报纸和歌谣所 传颂的“黑金”代替鲸油,它是社会永盛不衰的仙丹。一时之间,不计其 数的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石油勘探人员涌入宾夕法尼亚西部。他们有个绰 号——野猫钻井者”。随之而来的是运输人员、提炼人员、商人、经销商 、银行家、投机分子,以及经常出没的骗子。1861年,第一家炼油厂投产 ,美国出口的第一批石油用木桶装运经费城(Philadelphia)运往伦敦。 1865年,第一根石油管道铺设成功,它有5英里长,每天能运送800桶石油 。这样,所谓的“黑金热”开始了。随着煤油进入美国市场,紧接着闯入 欧洲市场,石油生产飞速发展。但是对很多缺乏理性的先驱者来说,不知 什么时候,这个朝阳产业突然成了梦魇。 不仅新油田的发现是难以预料的,而且一旦油田被发现,经验不足的 生产商无法顾及油田的开采特征,再加上当时的法律赋予了土地所有者拥 有其地下资源的所有权力,这都在鼓励着人们过度开采。结果是,供过于 求的局面反复出现,导致油价不断下跌。很多为了发财拼上全部家当,甚 至举债投资的人纷纷破产。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交易的一般特征。 1860年,油价狂跌到10美分,然而在1861年油价又弹回到10美元;1862年 油价都在每桶10美分到2.25美元之间波动,每桶的平均价格是1.5美元。实 际上,每桶原油出井的平均价格在1863年是3.5美元,1864年是8美元, 1866年4美元,1867年2.8美元,1869年5.8美元,1871年4.2美元,1873年 不到2美元。然而算术平均并不能反映油价在一年之中剧烈的上下波动,正 是这些波动使得成型期的石油市场出现了过山车式的曲线。可笑的是,在 很长一段时间里,木桶的价格在2.5美元和3.5美元之间波动,木桶的成本 大大超过了桶内物品的价值。 就德雷克上校来说,他既没能逃离行业早期价格的波动之苦,也没能 摆脱纠缠其一生的屡战屡败、受人鄙视的命运。1861年,他钻探的油井发 生了火灾,毁掉了他公司所有的机器和设备。德雷克又带着他的全部家当 投身于石油和股票交易,但是等着他的是更多的失败。德雷克在穷困中死 去,只能靠同情他的朋友的救济和少得可怜的宾夕法尼亚州的退休金才得 以摆脱领取救济金度日的悲惨生活。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