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神(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救赎笔记)
作者简介
陈思,一个极善于思考的少女。特别的人生经历给了她远超年龄的智慧,对这个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洞察力。从初中开始跟神聊天,她以为所有人都这样,所以没觉新奇,甚至没当回事。多年后某天她意识到,一直以来神的教导和指引,是自己得以从精神分裂症中走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是康复后第二年,她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给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带来一些希望,并让所有其他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好的理解。Zui重要的是,我想让一些人理解,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只有痛苦,还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你重拾信念、重获健康。我认为,越多的人愿意分享他们与精神疾病的故事,越能减少恐惧和敌视,降低社会上的抵触情绪。”
内容简介
我时常听到一个说法——相反的相互吸引。比如《射雕英雄传》中,古灵精怪、十分聪明的黄蓉就喜欢上了忠厚老实、有些愚笨的郭靖。现实中,也有外向的女子会被内向的男子吸引,富有的男人有时会和贫穷的女人缔结姻缘。 决定吸引对象的并非是万物性质的表现,而是在众多频率中占据**地位的那个频率。郭靖和黄蓉可能都是关心他人、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人,这个性质大于其他的性质(他们关于这个性质的思考比其他性质多),他们因此互相吸引。 内向的男子吸引外向的女子,是因为他的内心想要变得外向。同样的道理,贫穷的女人身上有某些性格、特质、美德,富有的男人爱慕她们身上的这些特点和美德。 万物都在发出振动信号,这些信号必须一致,万物才能互相吸引。 经常有人说,他们想要变得*加快乐,过上***的生活,拥有*多幸福,但是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太自私了,毕竟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苦。 从苦难中解救一个人的方法从不是变得和他一样*苦*难。当你顺从了内心*重要的渴望——追求快乐,你会自动屏蔽那些让你感觉不好的事物,只去关注自己真正想要的事。而每个人真正想要的都是爱、喜悦、平静、富有、健康、包容,拥有这些、专注于这些不会让世界*美好吗? 有人称这样的做法为“自私”。你怎么能只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对其他人的烦恼视而不见呢? 有一位智者,他让地球上的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要求他们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困难、难题、不开心的事、病痛、匮乏、贫穷等等不美好的事都堆到圆圈的中心。 接着,他让人们去圆圈中心审查那些堆积如山的难题,并从中挑选出他/她自己的问题。人群变得安静,大家都沉默了。 *后,每一个人都回到圆圈的中心,找出自己的问题,回到家里,继续去过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一个人挑选了别人的难题,选择去承担他人的痛苦。 每个人的痛苦、烦恼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改变痛苦的力量一直都在他们内在。想要改变痛苦,先要发现自己内在的声音,外在的人事物都是通过这声音吸引来的。只有充分地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和感*,你才能够和内在的声音建立亲密的联系。 除了通过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你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你也不可能做到从他人思想和感觉的角度看世界。当然,你可以选择倾听他们的声音。 没有人能够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方式是不存在的。 专心地思考自己想要的事物,一心一意地集中在自己想要的事物上,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成为你周围的每一个大人和孩子光明的榜样。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帮助到那些痛苦的人。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走过来向你索要一些硬币。你为他的处境感到很难过,于是你掏出一些钱给他。由于你带有难过的情绪,你的做法其实是在说:“可怜的老人家,我不认为你能过上富有的生活了。”如果你温和地交给他一些钱,并且用积极快乐的声音对他说:“老人家,拿着这些钱去买一些食物和衣服吧,生活还会好起来的。”或许不仅那位老人,连路过的行人都会*到帮助。 即使是帮助别人,*好的方法仍旧是把焦点集中在你渴望的事物上。如果你帮助人时,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苦难上,你已经知道了,这样的做法并不能真正帮到他们。如果你集中在内在的欢乐上,抱着想让自己和*多人快乐的想法去帮助人,通常你会感觉*轻松、主意*多。 那么,追求快乐有什么错呢? 不想要的事物*不会自己做决定进入你们的生活。一切都是通过你们的思想自己邀请过来的。所以,每个人都拥有改变困境的能力——通过转变自己的思想。而你能给予他们*大的帮助就是接纳他们的处境,希望他们找到走出困境的路径,祝福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功。 如果你愿意,就去感恩,感恩每个人都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你仍可以去祝福他们。祝福他们发现内心*真实的渴望,获得与真实的自我相符的美满人生。 我听到过有人说他人:“你太能吃了,上辈子一定是饿死的。”前世的记忆会影响我们今生的生活吗? …… 我该怎么保持内心的平静呢? 想想看,有什么合适的方法。 嗯,我在看云的时候内心会觉得平静。 看云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办法。 天空总是在那里。不论身处何处,只要抽出一点时间,总是能够抬头就看到它。 还有呢。 云朵真的很美啊。它的形状、颜色、反射的阳光。我每天和妈妈散步的时候,都能够欣赏到红彤彤的云彩,绚烂极了。有时的云朵被一些金色的光芒笼罩,我不禁想象上面有着金色的宫殿。 是啊,看云很能开发想象力呢。时常静静地躺在*地上,一面看着云,一面想象出动物、食物、物品的样子,真的是一种享*。 你也会这样做吗?你应该不会做这些事的。 我怎么不会呢?你们经历的事我也经历了。 那你也拥有我们拥有的情感吗?你也会感到快乐或者悲伤、喜悦或者痛苦吗? 会的。我会的。 还有什么呢? 看书、冥想、**、听音乐、泡澡、写作、荷欧波诺波诺练习,好多好多。 这些都是**棒的点子。 还有吗? 品茶、下棋、刻雕塑、做陶瓷、画画、摄影、逛植物园、手工、养一些植物、拥有自己的菜园、坐下来静静地写*记或者罗列让你感恩的人事物、和你的*物相处一会儿、闭上眼睛小睡一会儿、整理房间(把你不需要的物品整理出来,送给他人或者丢掉)、清洁家具和地板等等。 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情绪和健康有联系。看起来保持正面的情绪很重要。 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能够感*情绪。正面的情绪对细胞有积极的影响,呈现出的相应状态就是健康;负面的情绪对细胞有消极的影响,呈现出的状态就是病痛。因为情绪产生的振动频率会影响细胞的振动。 长久积累未被处理的负面情绪*易引起疾病。你对情绪的观察减少越多,负面的情绪能量就越容易增加。即使你拒*感*到情绪,在某些情况下,身体也会诚实地把它反馈给你。 这并不是说情绪造就了疾病。情绪并没有直接造成疾病,情绪参与了它。换一个角度说,并不是只要保持正面的情绪,疾病就会不治而愈。 我想我明白了。 祝福你享*当下的喜悦和平静并懂得珍惜它们。 …… 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害怕改变呢? 你说呢? 我觉得有的时候保持原样好像会很轻松,尽管有时熟悉的局面并不理想,但也好过陌生的人和事。可是我确实想要改变。 你们天生就不喜欢改变,你们抗拒改变。很多时候,你们在潜意识里选择保持原样。你们对熟悉的地方和人有熟悉的安全感。 也许你嘴上说着想要改变,说着:“我不害怕改变!”真的做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无法开始。走到半路,你迟迟做不出决定,无法向前。当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不知为什么,你竟会想要让它停止。不知什么时候,你就会卡在那里,进退维谷。 这些都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不想要改变,或者说,那个想要改变的你和潜意识里面的你没有达成一致。 为什么会这样呢?潜意识不是遵从我的意识的要求的吗? 你的意识不仅要求改变,它也要求保护。 保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 是的,因为你们的大脑就是被这样构造的。在你们祖先的年代,你们需要应对各种危险:丛林里的猛兽、*原上的捕食者、自然灾害。一旦你们确定某个地方是安全的(拥有很少的天敌、捕食者)、在某个地方安居,除非出现自然灾害,你们很少会选择离开那个地方。你们组建自己的团体生活、狩猎。除了团体中的新生儿,你们并不太欢迎新成员的加入,他们会打乱你们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这就有可能带来危险,当然除非他们能够遵守。从那时起,你们就不喜欢改变,因为改变通常对你们来说意味着“危险”。 身体需要安全,大脑必须找出潜在的危险。一旦你们认定“改变是危险的”并将这种想法种植到潜意识中去,改变又怎么可能会发生呢? 照你这样说,我们要如何改变呢? 你说呢? 你为什么总是问我? 启发你自己去回答,不是比直接告诉你答案要*有益于你吗? 好吧,是的。 那你能告诉我答案吗? 不管怎么样,我认为,想要改变或者意识到“改变是安全的”,我们首先要释放对改变的抗拒感和抵触感。你知道,有的人,他们甚至连谈论改变都不愿意,他们会岔开话题、离开房间、左顾右盼、点燃一支烟或者静静地喝一杯水,或许还会因为我提到这个话题从此和我断*联系。有时他们甚至会表现得暴怒,用破坏东西的方式拒*谈论改变。 1.从不看*汤书的人,这次可以补补了 用“吸引力”法则解释世界,解释真善美 没有烂大街的片儿汤话,清新深邃,难得一见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智慧结晶 思考比常人*纯粹、*深入、*** 文字呈现出少见的冷静、理智、精准 3.老人般的通达从容,少女式的烂漫天真 这是成熟写作者难以做到的烂漫天真 逻辑完整,旁征博引,帮你开悟 4.对话形式展开,轻松好读 这是由两个声音聊出来的书,黑、蓝双色区分 适时的追问和补充,极富逻辑快感 读起来津津有味,注意力不掉线 5.颅内头脑风暴,信息量大 巧妙融合**、现代医学、天文、生物学知识 以及历史、人文、社会学视角 既有西方推崇的“冥想”真谛 又有中式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