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6/20231113161520866.jpg)
出版社: 旅游教育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2.30
折扣购买: 我的大学(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精)
ISBN: 9787563738267
苏)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生于1868年3月16日,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伟大的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活动家、诗人。他是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92年用笔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和童话诗《少女与死神》,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895年到1908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间创作了《伊则吉尔的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作品。
于是,我打算去喀山上大学。就这么回事。促使我产生这念头的是一位叫Н.叶夫列伊诺夫的中学生。他是位讨人喜欢的美少年,长着一对女人般温柔的眼睛,就住在我住的那幢房子的阁楼上。他常见我手里拿着书,引起了他的兴趣,我和他因而认识了。不久叶夫列伊诺夫就让我相信:“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非凡才能。”“您天生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他优雅地晃动那马鬃般的长发,说。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哪怕是一只小兔子也是可以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可叶夫列伊诺夫出色地向我证明,大学里需要的就是我这种人。他自然也搬出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1711-1765,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诗人和历史学家)的故事来说服我。他还说,到了喀山我可以住在他家,花一个秋天和冬天的时间完成中学的学业,之后就可“随随便便”去参加考试——他居然说是“随随便便”!他还说,大学里有助学金,过了五年左右的时间,我就是“学者”了。你听他说得多轻松,因为他当时毕竟是个十九岁的少年,心地又好。他考完试就回喀山了,两个星期左右后,我随之也去了喀山。我动身时,外婆一再嘱咐我:“以后你别老对人家发脾气了!老发脾气,人就会变得冷酷无情、傲慢自大!你这都是跟外公学的!你看他有什么结果?可怜的老头儿,活了一辈子,到老成了个傻瓜!你千万要记住:惩罚人的不是上帝,只有魔鬼才干这种事!再见了!唉……”她边抹皱纹纵横、褐色老脸上的泪水,边说:“咱俩怕是没有再见面的日子了。你是个不安分的主儿,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我呢——活不长了!……”这几年我常不在这好心肠的老人身边,难得与她见上一面,但是每当我想到,这可能与这个对我情深如海、真心爱我的亲人永别,就觉得心如刀绞。我一直站在船尾眼望着外婆。她就立在码头紧靠水边的地方,一只手画着十字,另一只手用破旧的披肩角擦拭昏花的老眼,那是一双闪烁着对世人充满慈爱之光的眼睛。就这样我来到这座一半居民是鞑靼人的城市,住在一所平房的狭小房间里。这座房子孤零零地坐落在一条冷落的小街尽头的山冈上,房子的一面山墙对着一片火烧地,这空荡荡的野地上杂草丛生,在苦艾、牛蒡、马蓼等杂草和灌木丛中突兀而出一大堆倒塌了的建筑物的断砖碎瓦,废墟下有一个大地窖,成了那些野狗的安身之所,有时也是它们的葬身之处。这个地方使我永生难忘,也是我的第一所大学。叶夫列伊诺夫的家里有妈妈和两个兄弟,凭着少得可怜的抚恤金过日子。我刚来他家那几天,常看见这个个子矮小、面色苍白的寡妇,每次从市场回来,把买回的东西放到厨房的桌子上,都眉头紧锁,愁容满面,她在盘算如何解决面临的难题:就算不把自己计算在内,这么小小一块肉怎么才能做出一顿美餐,满足三个健壮的男孩的需要?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人,灰色的眼睛中始终含着温顺而顽强的神情,有如一匹精疲力竭的母马,明知道生活之车她已无力驾驭,却还是拉着!我到她家的第四天早上,她的两个儿子还在熟睡,我在厨房帮她整理菜蔬,她小心翼翼地轻声问我:“您来这里干吗?”“读书,上大学。”她听了眉毛一扬,黄色的额头一蹙(cù),一个手指不小心被刀割到了,她吮着手指坐到了椅子上,随即又跳起来,嚷道:“哎哟!见鬼了……”她用手帕包扎完伤口,夸我说:“您倒是挺会削土豆!”哪个不会削土豆?我便跟她说起了我在轮船上的那段经历。她问我:“那您觉得凭这点儿条件就上得了大学?”那时我还不懂她这是话中有话,还以为她是认真问我,所以我便详细地说了我自己一步步的打算,最后我深信,大学之大门必然为我敞开的。她叹了口气,说:“唉!尼古拉!这个尼古拉……”这时尼古拉恰好进厨房洗漱,他睡眼惺忪,头发蓬松,但还是和平常一样兴高采烈。“妈妈!要是能吃顿肉饺子就好了!”“好吧。”她说。我正想露一露自己的烹饪技艺,便说,要包饺子这肉太次,也太少了。瓦尔瓦拉·伊凡诺夫娜一听来了火,数落起我来了,几句难听的话说得我面红耳赤。她把手中的胡萝卜扔到了桌子上,转身离去,尼古拉向我递着眼色,解释她此举的原因:“她心情不好!……”尼古拉坐到凳子上,对我说: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爱生气,这是她们的天性使然。好像有位瑞士学者,还有位英国大学者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对这一问题发表过他们的高见。尼古拉热衷于教导我,一有时机就往我脑子里灌输一些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我呢,每次都是如饥似渴听他的训导,可最终竟然把富克(1819-1868,法国物理学家)、拉罗什富科(1613-1680,法国作家)和拉罗士查克林(1772-1794,法国大革命时期保皇派首领)混为一谈,当作同一个人,怎么也分不清是拉瓦锡(1743-1794,法国著名化学家)砍了杜模力(1739-182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反革命将军) 名家名译进校园,开启阅读新时代,国内著名翻译家倾情翻译,用词严谨,描述生动,逻辑性强,未删节,原汁原味地呈现原著。正确的价值导向,阅读经典名著,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正直、善良、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音释义,依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书中的疑难,字词进行了注音、释义,旨在帮助读者实现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