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无穷的战斗(妈妈我要你这样爱我)

其乐无穷的战斗(妈妈我要你这样爱我)
作者: 伍罡
出版社: 长江少儿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90
折扣购买: 其乐无穷的战斗(妈妈我要你这样爱我)
ISBN: 9787556063208

作者简介

伍罡,亲子教养专家,心理咨询师,深圳种爱果儿童成长关爱中心的创始人,广受欢迎的育儿心理学课程《成长与陪伴》的创始人。他即兴创作的《101种防御机制搞笑版》,让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读起来津津乐道.让老江湖讲起来乐此不疲,他自己因此被业内人士冠以“心理学搞笑大王”的称号。 伍罡老师在儿童和家庭教育领域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发表过多篇广为传诵的儿童心理及家庭教养方面的文章,被称为“中国妈妈的暖心导师”。

内容简介

妈妈还得是女人 用了一句废得不能再废的废话,是想说说孩子在 大约两三岁到五六岁之间,通过对母亲和父亲的三次 认同,逐步在心理上完成自己性别定位的过程。所谓 认同,简单点说就是模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复杂 点说,包括模仿、吸收、加工、呈现四个阶段。 孩子一出生,生理上的性别一目了然,但心理上 的性别需要一个复杂的认同过程。有的理论说孩子在 2岁以前心理上是不分性别的,这个说法不尽准确。 正常情况下婴儿都是和妈妈天天泡在一起,闻着妈妈 的味道,触着妈妈的肌肤,听着妈妈的声音,感受着 妈妈的气场,日复一日的熏陶,孩子肯定和妈妈有很 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2岁之 前心理上都是女性。仔细观察一下2岁前的孩子,无 论男孩女孩都喜欢玩布娃娃。这是孩子的第一次认同 ,对象是妈妈。不是说一个女性生了孩子,就自然会 成为合格的妈妈,要想让孩子顺利完成对妈妈的第一 次认同,当妈的就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对婴儿来说, 妈妈的智商、身家、颜值、事业线都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只需要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人,具备肉软、味香、 声柔、心乐的特质就够了。如果一个孩子在2岁以前 是跟着女汉子妈妈混大的,那实在是运气太差。 跟着妈妈泡到两三岁,孩子对妈妈已经非常熟悉 了,也不觉得新鲜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逐渐开始 对家里的另外一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人天天 在我和妈妈身边晃来晃去,声音比妈妈粗,肉比妈妈 硬,脚比妈妈臭,胡子拉碴挺扎人,游戏的时候和妈 妈的玩法不一样,挺吓人也挺刺激,就连说话用的词 儿也蛮特别,不像妈妈总说“吃饭饭睡觉觉”,这个 人会说“看你那德行”“小样儿”“你姓赖啊”等等 ,挺好玩。江湖上把这个人称为“爸爸”。 爸爸确实挺好玩,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他。小男 孩在生理的作用下,跟爸爸尤其臭味相投,荡秋千滑 滑梯爬高上低吓鸟逗狗,实在是太爽了。小女孩虽然 硬件上差了点,也不甘示弱,有个朋友的女儿每天逼 着爸爸和她换鞋穿,爸爸脚太大,只能把大脚趾塞进 女儿的鞋里拖着走。还有一个小女孩哭得上气不接下 气要和爸爸一样的腿毛和胡子,搞得爸爸哭笑不得。 这是孩子的第二次认同,对象是爸爸。这个过程中, 爸爸的形象是孩子自己加工过的,与爸爸实际的样子 没有多大关系。有位叫曾静好的朋友当年上幼儿园的 时候,很严肃地对小同学说:“我爸爸简直完美!唯 一的缺点就是个子太高!”这是一个孩子对爸爸最高 境界的认同。至于她爸爸个子到底有多高,我只能说 :呵呵。 第二次认同伴随着和妈妈的第一次分离,两个过 程是同时进行的。这个时候妈妈可能会有一些不爽。 一位妈妈开玩笑式地抱怨:“我花了差不多四年 带出来的大儿子,被爸爸一年多就拐跑啦。现在儿子 有时都不想带我跟他们爷俩儿一起出去,有时我主动 说:‘那我不去了!’老大还没心没肺地说:‘可以 啊!’顿时失落感和嫉妒感油然而生……” 其实没必要吃这个醋,孩子和爸爸玩得好,才说 明妈妈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第一阶段的任务。孩子在和 妈妈分离的时候,会带着一点歉疚和不安,毕竟妈妈 把自己照顾了两年左右,转头就和爸爸玩去了,有点 太不够意思了吧,再说那个不靠谱的男人能像妈妈一 样把我伺候得这么好吗?虽然心里不托底,但还是抵 不过爸爸的吸引力。 孩子正是在朝向爸爸的第二次认同的过程中,蓦 然回首,才发现妈妈和爸爸的区别。孩子摔了一跤, 妈妈看见了,就会赶快跑过来:“宝贝疼不疼?妈妈 抱抱!妈妈揉揉!下次慢点跑!你看都磕破皮了!” 要是爸爸看见了,就会一边剔着牙一边说:“起来起 来!多大点儿事啊!我去,咋还哭了!你自己不小心 怪谁啊!”孩子的心理上逐渐开始有了清晰的男性特 质和女性特质的分别,也才知道自己以前跟妈妈混的 时候其实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身在女中不知女。 如果第二次向爸爸认同的时候出了差错,小男孩 会吃大亏,因为他没办法完成和妈妈的分离。这也是 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男孩子从小在妈妈、保姆、奶 奶、外婆、幼师的环伺下长大,极度缺乏男性角色的 认同,所以很多男孩子看起来比较“娘”,这不是孩 子的错,是爸爸角色的缺位。做爸爸的越早参与孩子 的成长发育过程越好,最迟不能晚于2岁,如果是男 孩,爸爸的角色就更重要。等你挣到了足够多的钱, 当到了足够大的官,孩子也错过了性别认同的最佳时 机,那时候再去填坑,可能就过了这个村儿没有这个 店儿了。 分清了男女,小男孩的心理和生理就开始和谐统 一,从此就跟着爸爸混了,学着爸爸的样子朝着男性 的方向狂奔而去,这就是男孩的第二次认同,也是性 别上的最后一次心理认同。(当然青春期还会糊涂一 阵子,那是后话。)小女孩开始也像小男孩一样跟着 爸爸混,准备学着爸爸的样子朝着男性的方向跑,可 是跑着跑着发现不对劲了,我是个姑娘啊,我不能一 直跟着这个二百五一天到晚一身泥一身土一身汗地滚 啊,臭烘烘的谁喜欢我啊?!我喜欢粉色,不喜欢蓝 色!我喜欢洋娃娃,不喜欢枪!我喜欢过家家,不喜 欢上树!我喜欢眉笔,不喜欢螺丝刀!这时候小女孩 和爸爸就开始慢慢分道扬镳,这是女孩的第二次分离 ,和爸爸分离。虽然跟着爸爸瞎忙活了一阵子,但这 第二次认同让女孩子了解了男人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为自己将来选择真正的男人打好了基础。 放下了爸爸这头,女孩回头看看被扔在一边儿一 段时间的妈妈,发现她身上有自己超级喜欢的东西。 原来只是觉得她对自己温柔体贴照顾有加,现在跟着 爸爸晃了一圈,突然发现妈妈那里有很多让人着迷的 玩意儿。她有很多奇形怪状的装着各类膏水脂粉的瓶 瓶罐罐,散发着各种诱人的香味,这些东西还有川剧 变脸的魔力,黑脸能变白,白脸能变红,粗脸能变细 滑,太好玩了,我要把它们在我脸上挨个试一遍;妈 妈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鞋子和衣服我要挨个穿一遍;妈 妈的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我也要都戴上过一把瘾。妈 妈的行为举止也让小女孩觉得合拍对路,妈妈是一惊 一乍的,喜怒哀乐一键切换;妈妈是多愁善感的,看 一部韩剧要用掉一盒纸巾;妈妈是八卦无聊的,煲起 电话粥来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没完没了;妈妈是捉摸不 定的,才和闺蜜手挽手逛街,转头就说对方小气鬼。 这就是小女孩的第三次认同,虽然第三次和第一 次一样,都是向妈妈认同,但是认同的重点不一样。 第一次是认同妈妈是个温柔体贴的好人,第三次是认 同妈妈除了是个温柔体贴的好人外,还是个充满女性 魅力的女人,好人加女人,合起来就是好女人。 从心理的发育过程来看,男孩是一次分离,两次 认同,第二次对爸爸的认同是一锤子买卖,行就行, 不行就没得重来了。女孩是两次分离,三次认同,上 天之所以特别照顾女孩,多给了一次认同的机会,以 防万一出了差错还可以弥补和调整,是因为她们不光 自己要发育好,未来还承担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马 虎不得。从理论上来讲,多一次认同的女性是比男性 心理发育更好的人,尽管身为男性,我不太服气,但 是这确实是事实,只能认命。 在这个复杂的认同过程中,男孩发育成内外一致 的男性,女孩发育成表里如一的女性,长大后他们按 照自然的规律相互吸引,换句话说,只有真正的女孩 才能吸引真正的男孩。 理论归理论,不是每一个女孩子都能顺利完成第 三次认同。因为女孩的第三次认同主要是认同妈妈身 上女性的特质,所以要求妈妈必须随时呈现出鲜明的 女性特质,女孩才能有认同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 ,女性和男性之间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模糊,能力、收 入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差距,这是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 发展,但它的副作用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失去了独有的 特质。职场上可以把女人当男人使,家里头怎么搞? 到底什么才是女性气质?安东尼·布朗创作的最 著名的绘本《我爸爸》和《我妈妈》,短短十几页的 图画其实蕴藏着深厚的心理学知识。我遇到的妈妈几 乎每个人都看过这两本绘本,都会被绘本最后的“我 爱她(他),而且你知道吗?她(他)也爱我”这句 话深深感动,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中更深层的含义 。《我妈妈》这本书其实清楚地告诉了妈妈们,在孩 子眼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女性气质。 书中的妈妈穿着碎花的衣服,爱做饭,爱化妆, 爱购物,爱唱歌,爱跳舞,爱种花,爱逗孩子开心, 能把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像蝴蝶一样美丽,像沙发一 样柔软,像小猫一样温柔,能让孩子感到温暖舒适; 即使有时表现出犀牛般的强悍,尖尖的犀角上也扎着 蝴蝶结,有时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眼睛却弯弯地 眯成一条缝,能在自己情绪不好时不会吓着孩子;即 使她是宇航员,依然穿着碎花的宇航服,即使她是大 老板,依然打着碎花的领带,即使她是超人,依然披 着碎花的斗篷。 这就是妈妈,有女人味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在 家里,家的色彩是花花的,家的味道是香香的,家的 手感是软软的,家的声音是甜甜的。在这样的家里长 大的女孩子,会为自己身为一个女性而骄傲和自豪, 长大了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妈妈。 如果一个妈妈皮肉僵硬如铁,内心强悍似钢,在 职场上纵横捭阖永第一,回到家一言九鼎绝不容 置疑,不碰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远离花花草草莺莺燕 燕,她就失去了女性的味道。如果一个妈妈和孩子在 一起的时候永远只关心成绩、作业、兴趣班、补习班 ,对孩子只启动理智,不启动情感,她就无法向自己 的孩子呈现女性的特质。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 男人是泥做的。这样的妈妈是水泥做的。在这样的妈 妈身边长大的女儿,就会失去应该正常认同的对象, 长大后虽然可能智商很高、学历很高、收入很高、职 位很高,但是会对自己身上女性的特质难以接受,特 别是当她必须以女性的身份面对生理周期、恋爱、结 婚、怀孕、生孩子、当妈妈的时候,生理和心理的不 协调会产生巨大的冲突,给她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 付出惨痛的代价。 老天赐给你一个女儿,是让你有一件贴身的小棉 袄,当妈的别把她改成了防弹背心,穿在身上彼此都 硌得慌。 P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