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外国文学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00
折扣购买: 追踪雪豹(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精品集)
ISBN: 9787501610624
刘先平,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省人民**参事。 他在大自然中探险四十年,代表作有四部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和几十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他的作品共荣获**奖九项,其中有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 2010年安徽省人民**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 2010年获**安徒生奖提名。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纪念文学奖候选人。
它只生活在雪域高原——它将自己的王国建立在 巍峨的高山上、直插云霄的银峰上、皑皑白雪的群山 上、陡峭的悬崖*壁上。 它美得惊人,灰白色的皮毛上犹如盛开着一朵朵 黑玫瑰,饰以长长的蓬松大尾巴,身材修长,艳丽迷 人。 它矫健异常,十多米的山谷可一跃而过,三四米 的山崖可一纵而上…… 正因为它的美德,人类毫不吝啬地赐予它一顶顶 桂冠:雪山精灵、雪山**、雪山隐士……*有时尚 的:高山旗舰物种,高山生态标志性动物。它是雪域 高原的文化,它是生态道德的呼唤。 雪豹生活在海拔4000至5000米的陡峭山崖,主要 猎食岩羊、北山羊、盘羊、旱獭、雪*、鼠兔之类的 高原动物。它的兴衰,表明了高山地区生态良好或是 失衡。千万年来,雪豹与高山各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 ,已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在**、**、青海 、甘肃、四川的高山上,常能看到雪豹在行走。据资 料记载,三十多年前,有个打猎队曾进入青海省祁连 山南坡的一条山谷中,三个月内竞捕获了大小雪豹近 二十只,猎杀了十多只。 但在近二十多年中,雪豹的倩影在动物学家的野 外考察中消失了。雪豹数量的锐减,警示着高山态的 恶化,警示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它的皮毛华丽、柔软、绒厚。它的骨骼可代替虎 骨,能治疗风湿等疾病。正如所有为人类带来福祉的 动物的命运一样,雪豹的优点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 让它们成了贪婪者猎杀的对象。 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的生活三维关系中,“人 ”只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关系到人 类生存根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往往被忽略了。因而 直到**也没有规范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行为规 范——生态道德。雪豹濒临危境这一状况正在呼唤着 生态道德。 美国知名动物学家夏勒博士,在《沉默的石头》 中发出警告:“在未来的许多个世纪中,那些山峰仍 然会矗立在这寂寥的风景里,但当*后一只雪豹在峭 壁间消失时……一簇生命的火花将随之而逝,山峰也 将变成沉默的石头。” 夏勒博士**有理由发出如此沉重的警告。1981 年,我在四川卧龙高山营地“五一棚”跟随胡锦矗教 授考察大熊猫时,和夏勒博士相识。他是位魁梧的大 汉,用时尚的话说是位“帅哥”。但给我留下*深刻 的印象是,每天,他吃完早餐后就出发去山野了,却 常常是*后回到营地的考察队员之一。他温文尔雅, 但也有发怒的时候。有天,他从山上捡回了几个捕兽 夹,脸涨得通红,怒斥着偷猎者的无情、保护工作管 理的疏漏。 在大熊猫研究告一段落后,他热切关注雪豹的命 运,于1987年到**和动物学家刘务林一道,在七年 中深人羌塘高原无人区七次。每年一次。考察那里的 野生动物世界,同时寻找雪豹。刘务林后来对我说, 他们每一次都是摸着阎王鼻子走过来的,但无怨无悔 。羌塘是我国青藏高原上野生动物王国之一,它与可 可西里几乎连成了一片。刘务林的名言“藏北的狼不 吃人”就是这个王国的写照,但七年中,他们没有见 到雪豹! 据说,夏勒博士之后又去了祁连山、天山,甚至 帕米尔高原,但仍没有见到刻意寻访的雪豹! 我在跟随胡锦矗教授考察大熊猫时,已对雪豹。 的珍贵有所了解。川西有雪豹的身影,但几年的时间 里,根本没见到雪豹。1999年和2004年,在青海曾经 是雪豹家园的乌兰县、天峻县,我两次穿越柴达木盆 地,直到可可西里地区,结识了普氏原羚、马鹿、白 唇鹿、棕熊、藏羚羊等山野朋友,但依然没有拜访到 雪豹! *少有四五位动物学家说到雪豹时,总是感叹: “只见雪豹皮,不见雪豹影!” 啊!美丽的雪豹,你真的已从山野中消失? 直到2005年,马鸣教授的“雪豹小组”在两百多 平方千米的山谷中架设了三十多台红外线照相机,历 时七十**才拍到了生活在山野中的雪豹的照片,证 明它确实还生活在天山。这个消息立即被中央电视台 等重要媒体报道,轰动了**雪豹保护组织,轰动了 动物学界。 P5-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