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作者: (美)艾希莉·戴维斯·布什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ISBN: 978751536341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由于达拉斯雷暴雨来袭 ,我们乘坐的飞机更改了航 线,刚降落在俄克拉何马州 的塔尔萨。此刻,飞机正停 留在跑道上。 机长广播说:“各位乘客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将在 这里稍作停留。感谢大家的 耐心等待,如有变动,我将 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周围的人开始焦躁不安 。机长接着说:“提醒一下 ,请大家不要擅自下飞机。 请大家待在自己的位置上, 但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 我坐在飞机的第一排, 所以当我站起来伸伸腿、活 动活动时,正好看到空乘人 员如何应对乘客的小规模混 乱。乘客一个接一个地冲到 前舱,将沮丧、不满的情绪 发泄到空乘身上:“我还要 赶下一班联运航班!”“我要 下飞机!”“我们还要在这里 待多久?” 我旁边的空姐尽量以平 静的语气回应说:“我们无 法左右天气,但是我们会尽 快将您安全送到达拉斯。” 一个男人尤为暴躁地冲 可怜的空姐吼道:“我今天 下午还有会议,我现在必须 马上去达拉斯!” “先生,”她再次重复,“ 我们都希望尽快到达达拉斯 ,但我们无法控制天气。” 我能听出她语气中明显的克 制。 这名男子气红了脸,回 到了座位上。我环顾四周, 发现接受了延误事实的乘客 ,与那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的乘客之间,存在显著的差 别。那些陷入抗拒情绪的乘 客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气 急败坏。而那些接受了现实 的人,则看起来镇定自若、 从容淡定。他们或在安静地 阅读,或在发短信。 为什么在这种所有人都 无法左右的情况下,有些人 被他们的抗拒情绪所劫持( 这个词相当应景),而另一 些人却能够顺其自然呢?当 然,我们都知道接受现实, 通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你当时在飞机上,你会 作何反应呢? 接纳的困境 “accept”(接纳)的拉丁 词根意思是“面对自己”(to take to-ward yourself)。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接纳的核 心——从难以容忍到欣然接 受。 我们常常将当前所处的 境遇视为艰难的、恐怖的、 麻烦的、应该抗拒的,不到 万不得已,绝不会接受。因 此,我们要么不断抱怨,要 么竭尽全力地去扭转局面。 在一个鼓励不断进步和奋斗 的文化中,接纳常常被误认 为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就像 安慰奖一样。你的意思是让 我服老?还是我已经负债累 累?接受我的老板是个白痴 ?还是内心毫无波澜地接受 我儿子的死亡? 与其思考接纳是什么, 倒不如分析什么不可以称为 接纳,这或许更有利于理解 。接纳并不意味着软弱地妥 协或漠不关心地一味顺应; 接纳并不意味着你喜欢现状 :接纳并不意味着要纵容不 良行为,或认为不存在改变 的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说,接纳 有点类似于宽恕。宽恕他人 可怕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你认 为这些行为是正确的;宽恕 并不意味着你尊重他们的选 择;宽恕意味着你选择接纳 已经发生的事情,让它随风 而去,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 。人们之所以能够宽恕凶手 和性骚扰者,为的是自己可 以摆脱郁积的愤怒和怨恨, 继续生活,而不是认可这些 可怕的行为。接纳也是为了 获得自我的自由而做的类似 于宽恕的选择。 接纳之旅 匿名戒酒会①发明的戒 酒十二个步骤,现在也用于 许多成瘾和强迫症的恢复治 疗,而接纳被视为治疗的开 始(第一步:“我们承认自 己无法解决酒瘾问题,它使 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塌糊涂” )。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 Elisabeth Kubler-Ross)在 其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 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了著 名的库伯勒·罗丝模型,讲 述了患者面对绝症时哀伤的 五个阶段(否认、愤怒、挣 扎、沮丧、接纳),最终以 接纳结束。 本书从一个包含了三个 阶段的旅程的视角,来探讨 接纳的过程:从开始的抗拒 ,发展到顺应,最后以可能 性结束。 P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