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129.00
折扣价: 87.80
折扣购买: 争鸣传统(王蒙赵士林对谈录)(精)
ISBN: 9787010207254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当代**作家。历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部长、中国作协副**及名誉**。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及中、短篇小说近百部,有《王蒙文集》45卷1600万字。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特别奖、*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以及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2015年茅盾文学奖。
一、儒家的二重性 赵士林:王老师好!承蒙辛总编提议,我们搞一个对 谈,对谈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先请王老师发表高见。 王蒙:赵教授客气。传统文化博而恒,深而难言,我 们就先从儒家孔孟之道说起吧!我认为,孔孟之道在中国 的作用可以从几个方面讨论: **,文化立国。以文化的名义取得、掌有与行使国 家权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权力的名义在于德,在于“合道性”(那时不可能讲到什 么“合法性”)。“内圣外王”,圣是王的根基。“天下 唯有德者居之”。大舜得天下,首在于奇葩之孝。改朝换 代时,被颠覆的君王都是无道昏君。而开国皇帝都是德行 超人。以上道呀、德呀、圣呀、孝呀都是文化范畴,旧中 国的权力系统行事,多半以文化的名义。巩固权力**, 稳固权力要讲文化,推翻权力也要讲文化。例如,骆宾王 起*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也是以文化的名义。“入门见 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 犟翟,陷吾君于聚唐。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 僻,残害忠良……”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第二,文化治国。君王的使命首先在于教化。“道之 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就是说,仅仅靠行政与政法手段,虽然能抑制 犯罪或犯上作乱,却仍然不能从人心的源头解决问题。只 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承认尊卑长幼的 秩序,以道德**,以礼敬文化规范,才能治国安邦,天 下太平。 第三,文化监督。做皇帝君王,在中国谈何容易?无 道、缺德、**、昏庸、近小人而远君子,都是封建权力 系统被挑战、被颠覆、被消灭即造反有理的文化依据。包 括杀富济贫、开仓放粮,都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之类的文化依据。所以自古有“谏”的传统,也有所谓 “道统”。自古以来,说一不二,权力**化的大帝乃至 暴君是极少数;窝囊皇帝有一点,不算太多;开明仁爱、 虚怀若谷的皇帝也还是少数;成为帝王文化的代表符号, 又*到文化的约束与监督,同时利用道德文化的名义强化 统治的帝王则不少。 第四,礼失求诸野。儒家理想,常常不能实现,但仍 然活在一般老百姓的心中。文化出自现实,但不**等同 现实,它也是一种理想理念,**都是如此。即使没有实 现,你也未必能就此灭*此种文化。忠孝节义,*是活在 中国各类戏曲曲艺节目之中。“五四”以来,对于儒家的 批评很成气候,仍然无法**消除影响。 第五,儒家的大同为公、仁义道德、自强不息、学而 不厌、见贤思齐、坦荡荡的君子精神,永远推动着我们。 同时,儒学的陈陈相因、寻章摘句、束缚思想、空谈误国 的糟粕,治天下的牛皮信口吹嘘,也必须扬弃。至于某些 歧视妇女、轻视劳动者的说法,*是糟粕中的糟粕了。赵 士林:文化立国、文化治国、文化监督的概括从某种角度 上讲很精当,它揭示了儒家以内圣开外王,特别强调人文 精神的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