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游戏/紫禁城悦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皇帝拥有帝国最高权力,可以在娱乐上穷奢极欲 ,然而在以儒家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背景下,皇帝的游 乐权力受到相应的制约,有时受到严重的束缚,无复 生人之乐。观察中国宫廷的娱乐,可以窥透中国传统 社会的特征与实质。 在历代宫廷中,音乐舞蹈都是必不可少的娱乐项 目。西汉宫中,协律都尉李延年的妹妹“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的绝美长相和舞蹈,使汉武帝为之倾 心相悦。唐代长安宫中,杨玉环以一支《霓裳羽衣舞 》,让唐玄宗痴迷不已。正像白居易《长恨歌》中所 描述的:“轻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从 汉武帝到陈后主,从唐明皇到宋徽宗,都对音乐舞蹈 听不厌,观不倦。 戏剧的早期形式是俳优戏,五代时在宫中开始流 行。后唐庄宗李存勖最喜爱俳优戏,常以票友身份粉 墨登场,与优伶同嬉。宋代,杂剧和南戏兴起,杂剧 则成为宋代宫廷教坊音乐十三部中的唯一“正色”( 耐得翁《都城纪胜》)。徽宗在亲王大臣入宫为其祝 寿时,令人搬演杂剧以招待众臣(吴自牧《梦粱录》) 。清代京剧兴起后,宫中娱乐须臾不可离。 杂技魔术主要出现在汉唐宫廷。唐睿宗对来自西 域婆罗门国的杂技表演颇为着迷。自居易在《立部伎 》一诗中,描写了唐代宫廷的杂技娱乐盛况:“立部 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嫋巨索,掉长竿…… ” 至于诗文书画娱乐,主要是像魏武帝、唐太宗、 宋徽宗、明宣宗这样有才情技艺的爱好者的休闲活动 。对于长期闷处宫中的大多数帝王后妃来讲,体育娱 乐无疑是他们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绝佳手段。 角抵戏(后称相朴)是宫中较早出现的娱乐形式。 周天子每于孟冬之月都要观阅将帅角力。秦武王和秦 二世都在宫中欣赏过角抵表演。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对 角抵戏最为偏爱。元封三年(前108年)春天,他在长 安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角抵比赛。结果三百里内无论 官民男女,皆来观看,万人空巷。魏武帝曹操下令将 角抵相扑列入百戏之中,作为王宫必备的娱乐活动。 吴国末帝孙皓尤爱看女子角抵,令宫女头戴“金步摇 ”。裸体相扑。后赵皇帝石勒、北魏皇帝拓跋硅等北 方游牧民族的统治者更是喜爱角抵之戏。 投壶是流行于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宫廷中的一种娱 乐形式。春秋时期,晋侯因为齐侯来访,令大臣中行 穆子与齐侯相互投壶以助酒兴。汉武帝对于精研投壶 技术的郭舍人厚则赐金帛等物(葛洪《西京杂记》)。 魏文帝曹丕与王弼、邯郸淳等著名文士投壶取乐。南 齐武帝萧赜曾特召高手柳}军入宫投壶。 球戏(蹴鞠、马球、踏球、捶丸)运动是宫廷娱乐 的重要形式。蹴鞠(踢足球),从西汉至明朝,都是宫 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汉武帝、成帝都极好此,武 帝游观三辅离宫时曾蹴鞠为乐。魏武帝曹操常将蹴鞠 手孔桂带在身边,随时观其踢球(《太平御览》)。唐 宋宫中。蹴鞠之风依然不减。宋太祖赵匡胤、徽宗赵 佶都迷上了蹴鞠。徽宗因高俅善鞠而将他要到身边, 扶其青云直上。《朱瞻基行乐图》长卷描绘了明宣宗 朱瞻基观赏侍臣踢足球的场面。马球主要流行于唐代 宫中,长安宫城内的球场亭、西苑的梨园、大明宫的 东内苑、龙首池(填池而成的球场)、麟德殿、清思殿 、中和殿以及飞龙院、雍和殿等处都筑有球场。太宗 曾派人到西蕃学习打马球的技术。高宗因头晕病不善 此道,但其太子李贤却极爱马球运动。中宗李显酷爱 马球导致“风俗相尚”(《资洽通鉴》卷二。九)。玄 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和僖宗都热爱马 球娱乐。尤其是唐宣宗李忱,每月都要与王侯们在宫 中打马球,且球技颇高。宋代时,马球仍在宫中盛行 。太宗、神宗颇爱打马球,但到了宋徽宗时.风气萎 靡,竞将马改为驴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 此外。唐代宫中还盛行踏球,这是西域传人带有杂技 特色的艺术体操,让宫女站在球上,旋转如风而足不 离球。《乐府杂录》称:“舞有骨度舞、胡旋舞,纵 横腾踏,两足终不离球子上,其妙如此。”捶丸则是 盛行于宋、金宫中类似高尔夫球的游戏。 棋戏(围棋、象棋、弹棋)是活动大脑的运动,在 历代宫中都很流行。汉高祖刘邦曾与戚夫人在雕房北 门的竹阴下围棋共娱。晋武帝司马炎技痒难耐,经常 缠着中书令张华与之对弈,甚至连前线军情急报都顾 不上拆阅。宋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明帝刘或、齐 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梁武帝萧衍等都好此道,他 们经常将围棋高手召进宫来对弈,还将围棋高手评定 品级,分为九品,或将围棋棋局制成棋谱。唐高祖、 武则天、玄宗、僖宗等都喜下围棋。玄宗曾与围棋名 将王积薪对棋,称棋盘为“方亭侯”。安史之乱爆发 后,他仓皇逃往四川,顾不上文武大臣,却不忘带走 棋待诏(围棋手)。南唐君主李瑕、李煜也下得一手好 棋。宋太宗听说潘慎修善弈,便将其召进宫来共弈, 觉得找到知音(《宋史·潘慎修传》)。宋徽宗痴爱围 棋,吟有“忘忧清乐在枰棋”诗句。明太祖曾召围棋 名将相子先和楼得达入宫对弈,赏胜者冠带,燕王朱 棣受父命与相子先对弈,竟赢了两局。清代康、雍、 乾诸帝尚好围棋。象棋是对军事战争的模仿,起源很 早,但直到唐宫廷才开始流行。据传北周武帝宇文邕 爱下象棋,曾制《象经》为百僚讲解象棋之法。到唐 太宗时,召太子洗马蔡元恭和吕才二人破解《象经》 ,唐朝宫廷终于多了此项娱乐。武则天就酷爱下象棋 ,曾自创“大胜棋谱”(潘自牧《记纂渊海》)。玄宗 与杨贵妃也常对弈象棋。到了明代,明仁宗朱高炽在 做太子时即爱下象棋,一次与人对弈连赢数局,高兴 之余还令状元曾棨赋诗:“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 机决死生……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棋枰。” (《坚瓠集》四集)清代乾隆时期象棋仍在宫廷盛极一 时,帝后臣公都精通此道,但清朝后期却不再流行。 P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