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东坡

漫话东坡
作者: 莫砺锋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漫话东坡
ISBN: 97878064396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祖父与双亲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东坡诞生于 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眉山)。 眉山苏氏原籍赵郡,唐中宗神龙年间,赵郡栾城(今 河北栾城)人苏味道卒于眉州刺史任上,其子留居眉州, 是为眉山苏氏的始祖。到东坡出生时,苏氏在眉山已经繁 衍了三百多年,成为当地**的乡绅人家。东坡有时自称 “赵郡苏轼”,其弟子由的文集取名《栾城集》,都是指 其祖籍而言。 东坡的祖父名序,是个性格淡泊、与世无争却又颇带 侠气的人物。他不爱读书,却喜欢写诗。他生活节俭,却 曾施舍储粟数千石赈济灾民。他待人谦逊有礼,却曾带人 拆毁香火颇盛的淫祠茅将*庙。苏序的复杂性格在东坡的 身上打下了若隐若现的印记。此外,由于他的名讳,东坡 兄弟为文集作序时,总是把“序”字改成“叙”或“引” ,甚至敬仰东坡的元好问也跟着这样做。 东坡的父亲名洵,字明允,是宋代**的古文家,被 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少时不爱读书,专喜游侠 。他十六岁那年,二兄苏涣考中了进士,成为轰动全蜀的 大新闻,苏洵却毫不在意。他终*四处游荡,甚至在娶妻 生子之后,依然独自远游四方,饱览名山大川。庆历七年 (1047),苏洵正在江西虔州(今江西赣州)游览,忽然 接到父丧的噩耗,这才匆匆返乡奔丧,回到家里时已迟了 三个月,可见他心中根本没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苏洵读书的事迹被后人编进了《三字经》:“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话大致没错,虽然苏洵在 给欧阳修的信中自称“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但他真正 发愤苦读,确是在参加乡试失败以后才开始的,那时他已 经二十七岁了。他闭户苦读,六七年内*笔不写文章,精 心研读六经百家之说,尤其爱读《战国策》,视为枕中秘 宝。几年后他成竹在胸,厚积薄发,下笔千言,一鸣惊人 ,终于得到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坛的激赏。苏洵自己在仕途 上很不顺利,便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对他们 进行严格而别具一格的教育。他亲自辑校典籍数千卷,用 作二子的教材。他因材施教,精心指导二子写作古文,并 与他们讨论古今治乱之理,终于把他们培养成一代名儒。 治平三年(1066),苏洵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把尚未完 稿的《易传》委托给两个儿子,嘱咐他们续写成书。后来 经过东坡的不断努力,终于在海南完成了全书,这部《易 传》成了易学**的名著。苏洵对东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比如刚强不屈的性格,淡于荣利的世处态度,以及洞察 隐微的史识和纵横恣肆的文风等,都可看出父子间的传承 关系。而苏洵与王安石的交恶*是影响了东坡的整个人生 ,虽然当苏洵写《辨奸论》讥刺王安石时,东坡曾认为其 言过甚,虽然东坡反对新法是基于他对新政流弊的亲身体 会,但不必讳言,苏洵与王安石的互相敌视毕竟在青年东 坡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东坡的胸怀有如光风霁月 ,也不可能面对父亲的仇敌而胸无芥蒂。 东坡的母亲姓程,出身于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程夫 人从富甲一方的豪门下嫁到清贫的苏家,夫婿又游手好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