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圈(印签+磁吸书签)
作者简介
张宏杰,1972年生。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清华大学博士后。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员。 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 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作品: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简读中国史》 《饥饿的盛世》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 《简读日本史》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四册) .......... zhj1368@163.com 微博搜索\"张宏杰\"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来,东亚文化圈之所以能如此整齐划一、井井有条,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一套独特的礼仪制度,叫作“朝贡”。 各藩属国每年或每隔几年,要派出使臣,带着大批精美的礼品来到中国首都,向中国皇帝行五拜三叩或者三跪九叩大礼,并献上表示祝贺和臣服之意的表文。中国皇帝则赐给他们的国王和大臣们价值不菲的冠服、瓷器、丝绸和书籍,告诫他们要恪守藩国本分,替他管理好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天下共享升平之福。 通过这套朝贡体系,各国与中国之间保持着频繁的交往,中国式的政治体系和文化观念被慢慢传播,这个原本风俗、语言各异的世界,在千余年间被逐渐编织成了拥有统一文字、统一价值观的“文明”世界。 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冲突不断、战乱不休的时候,朝贡秩序下的世界却相对和平安定。高程认为,古代东亚地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处于有序状态,不像同时期的欧洲那样频繁地爆发战争和冲突。他把这种状态称为“中华帝国治下的和平(Pax Sinica)”。 不过,对于这个“美丽旧世界”,很多读者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者说,解读的角度是单向且单一的。和大部分事情一样,朝贡世界的“表”和“里”,“名”与“实”,是有很大差别的。杨联陞说:“中国的世界秩序常被描述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秩序……然而,对整个中国历史加以观察, 即可发现这个多面向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是在不同的时间,由许多真假程度不同,有时甚至子虚乌有的‘事实’构建的一个神话。” 如同旧式大宅门里经常上演着不为外人所知的明争暗斗一样,朝贡秩序下的“美丽旧世界”的风平浪静的表象下其实也经常波涛汹涌,一元化的体系之中实际上又并存着多个中心,恭顺与臣服的背后,经常隐藏着野心和计算。如果我们沿着朝贡这条线深入历史,就会发现,真相远比我们印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因此,了解朝贡制度的“表”和“里”,“名”与“实”,是我们认识中国史和东亚史的一个关键。 1.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新系列开启!展示两千年来东亚的国际环境、朝贡体系的实际运作,展现朝贡秩序下的“美丽旧世界”,恭顺与臣服背后隐藏的野心与计算,揭露在一元化体系中的多个中心里,风平浪静表象下的波涛与汹涌! 2.审视全球化浪潮来临前的中国文化圈中的朝贡秩序!分析独特朝贡世界中井井有条的外表下的复杂与“弹性”,探讨“古代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的媒介”,梳理中国的朝贡体系与西方的罗马帝国秩序、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秩序、东南亚的曼陀罗秩序等之间的共性与鲜明的区别与特点。 3.中国对外关系的官僚式管理的核心体现!总结传统中国独一无二的“国际大家庭”模式,视野宽广、史料丰富、内容翔实,理解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