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台湾电影的声音
ISBN: 9787309101720
陈怀恩以题材与风格都十分独特的《练习曲》, 申请电影辅导金,获得评审委员的青睐,取得新人组 辅导金补助,得以拍摄这部有着他个人浓厚情感投射 的“旅行电影”。陈怀恩本身也是知名电影摄影师与 广告片导演,在电影界从场记开始一路学习历练,合 作过的导演包括侯孝贤、蔡明亮等。 《练习曲》讲述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明相,骑 着单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环岛之旅,沿途, 遇见这座岛屿上无数美丽的风光.以及温润的人们。 对陈怀恩而言,电影有一种魔力,引领观众进入特定 时空,将戏剧与空间的魅力结合起来。陈怀恩拍摄《 练习曲》的使命,便是让台湾观众在电影院经历一趟 环岛旅程,并体验生命循环的巧妙意义。 本文专访导演陈怀恩,由他娓娓道来生平第一次 执导剧情长片《练习曲》的心情告白及影片的创作历 程。陈怀恩自言是很喜欢说故事的人,也是热爱单车 的骑士,专访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他说故事的魅力,以 及谈及人生、台湾的土地与电影处境时,多年来身体 力行所自然散发出来的厚实感。 您在电影圈的工作资历非常丰富,也是岛内相当 重要的摄影师。但岛内观众对您可能不是那么熟悉。 可否先请您自我介绍,并说说您对电影圈的看法。 陈怀恩(以下简称陈):我算是从台湾新电影开 始的基层工作者。一开始做场记,接着剧照、助导、 副导、摄助、摄影师,然后到导演。但我并非专职拍 电影。拍电影在我们那个时代,事实上不是好的开始 。1981年左右,电影存在许多问题,如票房不理想、 艺术片当道等。也不是说商业片不好.因为我是在艺 术片的系统里头,不太有商业电影的工作机会,所以 当时生存都蛮辛苦的,拍一部电影大概都要花半年至 一年,薪水大概只有两三个月,剩下的都要靠自己。 因为年轻所以不计较,也较无所谓。主要是跟着侯孝 贤导演拍戏,空闲时也发展自己的兴趣,后来有时兼 做电影跟电视。 一开始,约1981年,我在中央电影公司制作短片 。所谓短片其实就是社教片,那时我们工作量大,不 仅做特助,还要担负制片的工作,因此我对影片制作 的经历算熟悉。接着,我们自己创作或协助其他朋友 创作,直到1997年左右,已经制作较多广告影片。同 年,我正式进驻一家广告影片公司,任职制作与摄影 长达九年。其间曾担任《美丽时光》、《扣扳机》、 《7-11之恋》、《经过》等电影的摄影,其余时间 则都在拍广告。 由于我在这行业里做很多年了,接触类型也较多 较杂。比较有趣的是,我因为经历各个时代的台湾电 影,可以从较基层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我早期经历 过台湾新电影时代的制作方式,见证了有趣的改革, 包括同步录音正式启用与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彼时 制作特性及制作时遭遇到的困难,都有别于过去商业 电影的时代,或更早台湾电影工业尚稳定的时代。与 这一代还在线上工作的电影工作者比较起来,我由于 出自基层及参与多类型影片制作,观察算是比较独特 。 2005年我决定要拍《练习曲》,并不认为需要准 备很多年,或非拍电影不可,其实我不拍电影也无所 谓。以前有段时间,看到很多人努力要从事电影工作 ,但缺乏机运或无法持续。相较之下,如果以爱电影 为前提,看电影比拍电影幸福多了。看别人拍好的电 影,说穿了更方便,效果也一样,那为何一定要拍电 影?我会抱持这种心态,也可能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有 工作机会,我不会为了是否能留在这行业,产生很大 的心理落差。 另一方面,我在这行还可以保有一定的(朋友) 关系,是因为过去真的牺牲很多,太不计较报偿或是 工作的获得,这也是我跟现在年轻朋友工作时感觉很 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会觉得做电影就是好玩,而不是 当作生意或事业。或许是文化上的差异,我们这一代 可能比较听话,在组织里只坚持把分内工作做好。相 对起来现在的人态度上有差异,比较敢言,倒不是批 评现在年轻人,而是时局如此。新一代的观念跟我们 不太一样,当时的人比较能接受导演、制片等的想法 ,讲难听一点就是敢怒不敢言,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 法,多半闷着头去做。这跟环境有关,解严之后想法 也跟着改变,每个人都是权力重心,电影环境相较之 下也有改变。 我自己觉得比较不幸的是,现在的人比过去来得 不专业,要求得更少,那你怎么成就一部有效率的电 影?这就很耐人寻味。我刚投入时,电影圈比现在严 谨很多,每个基本工作人员都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因 为如果不做好,人家很快就把你开除。现在不是,现 在是只要能找个人来帮你做就很不容易了,做得好不 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是我个人大概的经历及看 法。 请您先与读者分享《练习曲》这部影片故事的主 题,与当初选择这个题材的灵感来源。 陈:八年的广告摄影经历,我跑了很多台湾的好 山好水,除了难度较高的山,只要车子能到我大概都 去过,整个岛都走遍了。那时刚好有机会接拍—个案 子,介绍台湾好山好水。三、四月的时候拍到尾声, 往沿海公路取景时,碰到一个年轻人骑着配备简陋的 单车、背着把吉他旅行。我拿摄影机拍他,后来将他 拦下,问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他说他是台南昆 山科技大学的学生,预计从台南出发再回台南,做逆 时针环岛。因为大四就快要毕业当兵了,本来假期登 山社团说要去爬山,但那座山他去年爬过了,就临时 起意出发骑单车环岛,一个人没带手机没带零钱,走 到哪睡到哪。 他讲了一句话很重要:“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 子都不会做了……”因为看到很多学长毕业后的样子 ,他觉得梦想容易随着时间就消失,因此决定实现。 他是千真万确六天往返,一般人通常需要八天到十六 天不等,所以六天当然是很拼命在骑。我相信这年轻 人是有自主意识的,很值得钦佩,听他讲出这句话, 真是感触良多。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