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或者音乐(精)

文学或者音乐(精)
作者: 余华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文学或者音乐(精)
ISBN: 9787544769846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内容简介

胡安·鲁尔福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那篇令人感动的文章《回 忆胡安·鲁尔福》里这样写道:“对于胡安·鲁尔福 作品的深入了解,终于使我找到了为继续写我的书而 需要寻找的道路……他的作品不过三百页,但是它几 乎和我们所知道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样浩瀚,我相 信也会一样经久不衰。” 这段话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是一位作家对 于另一位作家意味着什么?显然,这是文学里最为奇 妙的经历之一。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加西亚·马尔 克斯提醒我们,这是欧内斯特·海明威开枪自毙的那 一天,而他自己漂泊的生涯仍在继续着,这一天他来 到了墨西哥,来到了胡安·鲁尔福所居住的城市。在 此之前,他在巴黎苦苦熬过了三个年头,又在纽约游 荡了八个月,然后他的生命把他带入了三十二岁,妻 子梅塞德斯陪伴着他,孩子还小,他在墨西哥找到了 工作。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自己十分了解拉丁美洲 的文学,自然也十分了解墨西哥的文学,可是他不知 道胡安·鲁尔福;他在墨西哥的同事和朋友都非常熟 悉胡安·鲁尔福的作品,可是没有人告诉他。当时的 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出版了《枯枝败叶》,而另外 的三本书《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和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也快要出版,他的天才已经初 露端倪,可是只有作者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他 正在经历着倒霉的时光,因为他的写作进入了死胡同 ,他找不到可以钻出去的裂缝。就在这个时候,他的 朋友阿尔瓦罗·穆蒂斯提着一捆书来到了,并且从里 面抽出了最薄的那一本递给他,《佩德罗·巴拉莫》 ,在那个不眠之夜,加西亚·马尔克斯和胡安·鲁尔 福相遇了。这可能是文学里最为动人的相遇了。当然 ,还有让—保罗·萨特在巴黎的公园的椅子上读到了 卡夫卡;博尔赫斯读到了奥斯卡·王尔德;阿尔贝· 加缪读到了威廉·福克纳;波德莱尔读到了爱伦·坡 ;尤金·奥尼尔读到了斯特林堡;毛姆读到了陀思妥 耶夫斯基……卡夫卡名字的古怪拼写曾经使让—保罗 ·萨特发出一阵讥笑,可是当他读完卡夫卡的作品以 后,他就只能去讥笑自己了。 文学就是这样获得了继承。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奥 地利人,或者是一个英国人和一个俄国人,尽管他们 生活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使用不同的语言和 喜爱不同的服装,爱上了不同的女人和不同的男人, 而且属于各自不同的命运。这些理由的存在,让他们 即使有机会坐到了一起,也会视而不见。可是有一个 理由,只有一个理由可以使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跨 越死亡和偏见,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了自己的形象,在 对方的胸口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有时候,文学可以使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成为一个人。因此,当一个哥伦比 亚人和一个墨西哥人突然相遇时,就是上帝也无法阻 拦他们了。加西亚·马尔克斯找到了可以钻出死胡同 的裂缝,《佩德罗·巴拉莫》成为了一道亮光,可能 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人阅听史,他对经典巨作的一次次沉潜,一遍遍重读与回响,都被浓缩在330页的字里行间。在这里,他以“写小说者”的敏锐和同感力,反复叩问,领着我们走近博尔赫斯、福克纳、卡夫卡、契诃夫、马尔克斯、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斯基等巨匠大师,条分缕析他们的叙事技巧,抵达他们创作中的秘密所在,而这些经典作品也正是在不懈的阅读和解读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无论共鸣也好,反驳也好,这些缤纷时刻的来临,都激荡出阅读和原典之间的应力。打开书,一趟文学与音乐经典的启蒙之旅由此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