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赞美平凡)

夏尔丹(赞美平凡)
作者: (法)弗朗索瓦丝·培尔|译者:李磊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6.64
折扣购买: 夏尔丹(赞美平凡)
ISBN: 97875596607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切始于一只兔子” 据夏尔丹的好友夏尔-尼古拉·科尚所言:“一切 始于一只兔子。”画家传记的作者皮埃尔-让·马里耶 特在谈及这幅描画野兔的画作时写道:“‘这是……我 要表达的对象。为了如实地呈现它,我必须忘记眼前所 见,甚至忘却其他画家描画它的手法。我必须将它放到 足够远的位置,这样我就看不清它的细节了。我必须专 注于临摹它,并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它的外形、色调、圆 润度和光影效果。’夏尔丹在这幅画里成功地做到了他 所说的呈现物体的方式,并展示出了他逐渐成形的个人 风格和独特魅力,他的这种绘画才能也使他变得与众不 同。” “夏尔丹曾希望在历史题材画的创作上取得成就, 但现在他已经不那么想了,”马里耶特评论道,“他将 成为最了不起的静物画家之一。” 《死野兔、皮挎包与火药壶》或《死兔与猎具》 1728—1729年 布面油彩画 高:81厘米 宽:65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猫、鳐鱼、牡蛎、罐子与圆面包》 1728年 布面油彩画 高:79.5厘米 宽:63厘米 马德里 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难以确定的创作年份 夏尔丹早期作品的具体创作年份无法确定,因为他 当时未标明日期,而且这些画作类似系列作品,更是让 人难以分辨创作的先后顺序。在这两幅画里,大概是为 了证明他的艺术不局限于再现无生命的物体,他在一些 造型相当粗陋的器皿和食物之间添绘了一只栩栩如生的 猫。他把各种物件摆放在石台边,然后在后方的挂钩上 吊一条鳐鱼或两条鲭鱼,使石台的水平线条被悬挂的鱼 的垂直线条打破。 《猫、鲑鱼切片、两条鲭鱼、研钵与捣具》 1728年 布面油彩画 高:79.5厘米 宽:63厘米 马德里 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简餐》 1731年 铜板油彩画 高:33厘米 宽:41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以最平常的手法描画最寻常之物,才能展现出你 的绘画天赋。” —— 弗朗西斯·蓬热1,1967年 日常用品 1730年左右,夏尔丹将发现静物之美的目光投向“ 家用厨具和器皿”。他把这些寻常之物摆在简洁的背景 前,通过精心布局,将死亡的动物、简单的食材和日常 用品融入同一个画面中,让毫不起眼的家居场景得到了 升华。 这两幅小尺寸的画作都是在铜板上绘制的,是夏尔 丹创作的众多同类作品中的翘楚,经常出现在画展导览 册、销售目录或印刷品中。 左页画幅中描画的是大斋节的简餐,与右页画幅所 呈现的狂欢节的盛餐形成鲜明对比,能让观者了解当时 法国的餐饮习俗。天然去雕饰的石台上放着日常用品与 食物,左页的三条鲭鱼、两枚鸡蛋和一小把葱对应着右 页的一块牛肉和一瓶酒,简餐的清冷配色与盛餐的暖色 调形成反差。画家根据物体的形状、质地和颜色,将这 些寻常之物描画得比它们的实际尺寸更小,他自如地勾 勒直线和曲线、竖线和横线,使其画笔下的物品展现出 和谐之美。 《盛餐》 1731年 铜板油彩画 高:33厘米 宽:41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静谧之美 除了偏爱描画女性,夏尔丹也酷爱刻画儿童和青少 年,这与启蒙运动时期关爱孩童的论调一致,当时卢梭 就为此出版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论教育》( 1762年)。 这两幅画中的少年都只露出上半身,身形大小近乎 真人。他们优雅地倚在桌旁,举止沉稳,悄无声息,对 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事情当中 :左页画幅中的少年小心翼翼地把一张纸牌叠在另一张 纸牌上;右页画幅中的少年用左手抵着笔托,右手拿着 削笔刀正在削尖黑色粉笔,接笔器的另一端夹着白色粉 笔。在让-巴蒂斯特·格勒兹的画中,人物健谈,散发 着教化意味,夏尔丹则与之相反,他对画中人的刻画展 现出前所未有的敏锐与温情,只用画笔讲述他们的居家 生活,轻描淡写地让那一刻永恒地定格在画布上。 《纸牌城堡》或《勒努瓦尔先生之子玩纸牌城堡》 1736—1737年 布面油彩画 高:60.3厘米 宽:71.8厘米 伦敦 英国国家美术馆 《年轻画家》 1737年 布面油彩画 高:80厘米 宽:65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