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9.20
折扣购买: 周易的传播思想
ISBN: 9787510886126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华夏文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传播学会副秘书长,主编有《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中华老学》等,并主编有《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学文丛》《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丛书》《两岸关系与海峡传播研究文库》《华夏传播研究论丛》等多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体系、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等国家、省部级各类课题10余项,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华夏传播学引论》等著作30部,5次荣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易经》的物体系(部分) 从层级系列而言,《周易》沿着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别卦的逻辑路线,将事物区分为边界明晰的层级系列。万物各从其类,总统于阴阳。具体而言,事物首先被区分为阴和阳,这是“形而上”的最高抽象层级,居于第1层。阴和阳统摄“四象”,是第2层。“四象”根据不同标准再行区分。按照指涉对象性质区分为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按时间区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或者早晨、上午、下午、夜晚。“四象”进一步区分为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是第3层。八卦按照指涉领域的不同,再做进一步区分,形成第4层。按照自然现象区分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按照事物性质区分为健、顺、动、入、陷、丽、止、悦;按照人伦关系区分为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按照人体部位区分为首、腹、足、股、耳、目、手、口;按照动物区分为马、牛、龙、鸡、豕、雉、狗、羊。……对此,《说卦传》中有详细罗列,此不赘述。在不断区分过程中,符号的指涉对象越来越具体、明晰,形成了一个层级分明的“物体系”,逐渐逼近指涉对象的物理样态。从聚合系列而言,每一层级中,同类同质事物被归拢在一起。具体来说,阴、阳之下,老阴、冬季、夜晚、正北等为一类,少阴、秋季、下午、正西等为一类,老阳、夏天、上午、正南等为一类,少阳、春季、早上、正东等为一类。八卦之中,坤和巽同属老阴,乾和震同属老阳,坎和艮同属少阳,离和兑同属少阴。以此类推,坤之下的地、母、臣、腹、牛等为一类,乾之下的天、父、君、首、马等为一类。这样,万事万物彼此对照,接承有序。 区分和归类不仅使符号的指涉对象各归其位、各从其类,而且借由层级系列和聚合系列,编织起一张“意义之网”。区分将符号串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纵向延伸的意义链条。在此意义链条上,上层符号框限着下层符号的内涵意义和诠释方向。下层符号则不断拓展着上层符号的指示范围,使其意义内涵不断加宽。比如,作为总括性概念,“阴”的基本内涵是柔顺静敛,“阳”的基本内涵是刚健扩张,这一意义设定决定了下层符号的意义指向。下层符号中,“坤”以至顺积厚、“巽”以卑顺有方、“离”以依从衬托、“兑”以言辞和顺,充实着“阴”的内涵;“乾”以至刚至动、“震”以威动惊惧、“坎”以动必有险、“艮”以动必有止,丰富着“阳”的内涵。以此推演,形成了上层符号规约下层符号、下层符号拓展上层符号的意义层控体系。如果说区分和层级系列强调符号意义的控制性,那么归类和聚合系列则强调符号场域的共同性和表意组合的可能性。区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归类的过程。将区分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类别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不同的符号场域。类属同一个符号场域的符号便具有大体相似的意义指向。相反,不同符号场域的符号意义便表现出差异性和对立性。比如,“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两大符号场域,凡是归入“阴”这一符号领域的事物,便呈现出柔顺静敛的主导性特征;凡是归入“阳”这一符号领域的事物,则呈现出刚健扩张的主导性特征。“坤”与“巽”同归“老阴”这一符号场域,“阴”性意涵较为强烈,这是其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意义指向的差异性,构成了不同的符号场域。 ………… 1.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周易》,全面评估其在现代传播环境背景下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