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动脑子的时候动感情
作者简介
刘斌—— 出版人,曾受邀担任多部畅销书籍主编、策划人。 徜徉文字世界多年,既爱诗词的婉转唯美,又爱名句的醒人深思。近年来组织策划多本畅销书,多以经管励志,人性哲学为题,擅以文字来书写乱世浮华,尘埃人生。 代表作《别让直性子害了你》等
内容简介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对《三国演义》中的每个人物进行评价,你能做到吗?可能并不难。例如诸葛亮,一般人喜欢用 “智慧的化身”来概括他,鲁迅先生则评说《三国演义》把他写得“多智而近妖”,可见多智是肯定的了,而陈寿在《三国志》中则评价诸葛亮。除此之外,对他的评价还有很多,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一生唯谨慎”等。再说曹操,时人谓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也是生动传神的概括。 随便翻开哪本史书,都不难从中找到对历史人物类似的贴切评价。自古中国就有一个说法为 “盖棺论定”,然后进一步演化出皇帝大臣死后的“谥”法,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褒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给一个人贴一张“标签”,方便我们对这个人的评价与分析。现在,请用一句话来进行自我评价,难不难?如果你平时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让我们换一个场景,假设你去应聘,主考官说:给你30秒钟,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你该如何表述呢? 一般的简历上都有自我评价一栏,内容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具有团队精神、主动积极、勤奋肯干、沟通能力强等。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某次听到的一个自我介绍:我叫某某,我的特点是沟通能力强,完了。呵呵,这样介绍,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与沟通能力强一词联系到一起。那么简历上这些常用语有没有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如若不写这些,或许在简历筛选时就石沉大海了。 不过,这不是我所谓“一句话定义你自己”的意思。 “一句话定义你自己”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实际上它有着复杂的内涵在里面。目的就是让你在主流的芸芸众生中显得与众不同,而且让这种与众不同为主流所认可、接受,甚至推崇。聪明人多得是,为何单单诸葛亮能得美名“智慧的化身”呢?又如昏庸暴君无数,为何商纣王却独得大名呢?因为他们都被主流社会贴上了“一句话定义”,不管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反正“一句话定义”被千万人重复千万遍,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一个想在职场和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就一定要学会发挥这种“一句话定义”的力量。 “一句话定义你自己”的力量何在呢?就在于它的简洁明了。越简单明了的东西,越容易被人记住,也越容易被人传播,杀伤力也就越大。所以,在完成自我分析和定位后,一定要想出一句话,使你的形象栩栩如生。 但是,你的“一句话定义”一定要适合你的状况。就好比判定一双鞋的好坏,首先是要看它是否合脚。一样的道理,一个与你的实际情况偏差太大的定义,不仅不会被(老板、同事、朋友等)所认同,还会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 有个人跑去应聘总经理助理的职务,面试时,面试官请他用一句话评价自己。他回答说:我从小志向高远,一直以征服天下为己任。这个“一句话定义”真是让人记忆深刻,只是与他的实际情况和职位要求相差太远。 面试官笑笑,说:你真的是一个上进的人。潜台词自然就是:我这座庙太小,供不起你这尊大佛。如果抱着这种“以征服天下为己任”的“一句话定义”去打工,我不知道他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去与上下级和同事相处。再说这句话毛病太大,听到的人不禁会想,他到底是想从政还是从商?想在哪个领域去征服天下? 这样的定义,只会给别人留下一个负面印象,很可能瞬间,他人心中已经给他下了相反的定义:“一个从小志大才疏目中无人爱吹牛的人。”而这样的负面定义一旦被人定义,试想,他在这家企业还有什么职业前途可言? 一个好的“一句话定义”,无论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还是来自于别人的总结,首先都应该被自己所认可,并愿意为了维护这个“定义”去工作、去表现自己,只有这样,你才是掌握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而“一句话定义”的重要性就在于,当你不为自己下定义时,别人就会给你下定义,须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就像我们出去郊游,看见不认识的花花草草,一定会随口问旁人:那是什么植物?其实想想看,知道它的名字并不代表你就了解这种花草的特性,但人性就是这样,觉得知道花草的名字就是了解它了。奇怪吗?是有点儿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职场有如郊游,你就是这样一株不知名的花草,如果你不为自己起个名字,并把名字告诉别人,那别人只有按自己的理解来给你起名字了。糟糕的是,对别人给自己下的定义大部分人都不满意,后果就是感觉自己被别人误解了,却又无从辩解。 比如上面那位朋友,如果他本着“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自我定义”去工作,在这个定义并未被公众所认识到之前,那么领导可能会从他的角度给他下定义“这是一个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的人”,相差何止千里!背上这样的负面定义,再想纠正舆论偏差,就得付出好几倍的心血。 适合的“一句话定义”,是与你的自我定位、实际情况、工作职责要求、企业文化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大部分人写简历,看见别人都写具有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强、领导能力强等,就照葫芦画瓢照搬过来。我想这样去形容自己的人肯定是高手,但时至,已经不知几千几万的人都在这样形容自己,那么这种原本让人有视觉美感的语言此时便显得苍白空洞,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实际意义,可能只对机械筛选有点儿作用。在设计“一句话定义”上,一定得有某种程度的创新,确切地说,是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 “一句话定义”是什么样子呢?就应该像《幸运52》中的猜词那样,如果我说:猜一个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八成会答“诸葛亮”。如果哪天你能达到仅用一句正面意义的虚词描述你自己,只要说出这个词,你的老板,你的同事就知道是你,那这个“一句话定义”就算大功告成。 达不到级别的,退而求其次,就要在一句话中必须用上实词,而不能光用形容词和副词这些虚词来描述自己。比如我说:猜一个人,他辅佐刘备三分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一定会答“诸葛亮”(还说是那就一定是猪头了,呵呵)。为什么这次很清楚了?因为虚实结合地描述一个人,效果就会不同。同时,这个描述中把诸葛亮的功劳(业绩)也概括进去了,如果孔明应聘,光这一句话便可过关。 1.全书深入剖析大众头疼的负面情绪,给出切实可行的开解之法 2.本书不仅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而且从职场中的专业深入浅出,让读者收获一个丰富的人生 3.感性时也可以头脑清晰,理性时亦可以满怀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