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朝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10-18岁青春期男孩最需要的100个引导
ISBN: 9787505425903
云晓,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长期专注于家庭成功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其作品发表于各类教育刊物,现任云晓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室总负责人、韩国蓝天双语幼儿园客座专家等职。 云晓老师的作品自出版以来,长期位居各大书城、网络书城排行榜首位,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其已出版的畅销作品有《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10—18岁青春期,和男孩说说爸妈的心里话》《10—18岁青春期,和女孩说说爸妈的心里话》等。
9 引导男孩正确交友,防止其变坏 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每个做家长的都担心他们在外面交上坏朋 友。例如,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要是儿子和那些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了一起,肯定会被他们 带坏。” “如果儿子经常和那些逃课、打架、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一块玩, 他的成绩怎么会有所提高呢?” …… 家长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正经 历着一个“心理断乳期”,他们在心理上趋向拓展自己独立的活动天 地,开创自己的交际空间,以此倾诉困惑,解答疑问,展示自己的 能耐,于是会有强烈的交友欲望。 但由于这一时期男孩的是非分辨能力并不是很强,或者说,男 孩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为了追求所谓的“酷”和“刺激”,男孩 常常会加入一些“不良团伙”。 当然,这些仅仅是我们这些成人的看法,但在这些男孩心目中, 他绝不会认为,他所加人的那个集体是“不良团伙”。 一个15岁的男孩曾这样说过: 家长总是说我整天与那些“坏孩子”混在一起,其实,我的那 些朋友根本不是“坏孩子”。他们对我很好,很讲义气,每次我受到 别人欺负,他们总是二话不说地去给我“出气”。 青春期的男孩会整天把“义气”“够哥们”等词挂在嘴边,但 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义气”。在他们眼中,只要是对方能够为 他去打架,这就是“义气”和“够哥们”的表现。 作为成人我们知道,这种刻意地讲究“哥们义气”的做法,只 会越来越快地把男孩拉入错误的深渊。因此,在青春期,家长告诫 孩子不要去交坏朋友是十分必要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引导这些青春期的男孩交朋友呢? 方法一:告诉男孩要坚持自我 青春期男孩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例如:朋友 的口头禅很快会变成他们的口头禅;朋友玩的游戏也成了他们玩的 游戏;朋友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由于青春期男孩还尚未成熟,他们还察觉不到潜在的危害。但 他们不可能永远不成熟,当他们成熟时是否为时已晚了呢?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告诉青春期男孩,在交朋友的过 程中,一定要坚持自我。 例如,一位家长在得知儿子和一些“坏孩子”来往后,和他进 行了如下的谈话: 家长:听说最近你常和同学逃课去网吧打CS? 儿子:我的那帮朋友都去,如果我不去,会被他们嘲笑的。 家长:如果因为你拒绝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就嘲笑你, 这能算的上是真正的朋友吗? 儿子沉默不语。 家长: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交朋友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变成 朋友那样的人,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多没劲呀! 儿子:每个人都不同,那朋友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 家长:有意思的事情多了!就拿你身边的那些同学来说吧,有 的富有竞争意识,敢于冒险;有的存在某些特殊才能,如篮球打得 很棒,精通电脑等;有的很有想法……这些你都应该向他们“取 经”。总之,要把握一个原则:你要有自己的个性,把朋友身上有益 的东西吸收过来,有害的排斥掉。 在我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沟通。为什么呢?在这次沟通 中,这位家长没有粗暴地干预儿子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来往, 而是给了儿子一个切切实实的“交友原则”。如此,男孩就不容易在 交友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得知自家男孩和“坏孩子”来往时,都会 粗暴地干预,甚至把男孩的那些朋友贬得一文不值。青春期男孩的 团体归属心理特别强,当家长在他们面前指责他们的朋友时,他们 会非常反感,因为在他们心中,自己与朋友是一体的,家长指责朋 友,就等于在指责自己。这不仅会造成亲子之间反目,还等于把男 孩向朋友那边推进了一步。与之相比,上述案例中那位家长的做法 就要高明得多。 方法二:防微杜渐法 引导青春期男孩正确交朋友,防微杜渐倒是个好方法。可是我 们如何才能做到防微杜渐呢? 一位家长苦恼地说: 当我告诉初中二年级的儿子什么样的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不该交时,他总是不耐烦地说:“交什么样的朋友我自有分寸,不用 你管。”他越是这样说,我越是担心他会因交友不当而变坏。 这位家长的烦恼颇具代表性,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对家长的交友 忠告不以为然。当然,这和青春期男孩的自我意识膨胀有关。进入 青春期后,由于自我意识迅速崛起,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因 此,对父母的忠告也开始充耳不闻。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防止青春期男孩因交友不当而变坏呢?一 位家长分享了自己的教子心得: 当电视剧中出现主人公因交友不慎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伤害的 情节时,我总会向儿子灌输正确交友的重要性; 看到报纸法制栏目那些少年犯罪团伙的案例,我就会和儿子一 起探讨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 听说身边某个孩子和朋友一块去打架,有人被打的头破血流时, 他就会和儿子讲“哥们义气”的危害; …… 通过这样的教育,儿子有了自己的“底线”,知道哪些事情能 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值得称赞,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和现实, 自然而恰当地对儿子进行教育。在和儿子讨论的过程中,向儿子传 达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交友方式等,这显然比反复叮咛、 耳提命面的教育方式更有效果。而儿子身处其境,感受其事,自然 很容易接受家长的观点。 P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