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尔讲雕塑
作者简介
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 ( Virgil Mores Hillyer,1875-1931 ), 美国**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创建了卡尔沃特教育体系,是卡尔沃特学校首任校长、美**庭学校(HOMESCHOOL)课程体系创建者。希利尔了解学生,了解传统教科书的弊端,因而为孩子们创作了趣味盎然的艺术读物。本套丛书以故事对话的形式切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的兴趣。至今它们仍然是每一个喜欢读书、渴望了解世界的孩子的经典人文读物。 周成林 独立作家、译者、旅行者。著有《考工记》《爱与希望的小街》《跟缅甸火车一起跳舞》等,译有《时光中的时光:塔可夫斯基*记》《客厅里的绅士》《奈保尔传》等。
内容简介
切利尼的珀尔修斯与美杜莎雕像比真人要大,佛罗伦萨的很多人说,切利尼只是一个金匠,不可能做好那么大一尊铜像。就连佛罗伦萨大公也告诉切利尼,他觉得,对于一个习惯做小首饰的金匠来说,浇铸一尊大型铜像很不明智。 然而,这些议论让切利尼*想做出铜像。他造了一个熔炉来熔化青铜。然后他挖了一个坑,把模子放进去,用管子连起来,好让熔化的青铜流进模子冷却变硬。模子正好跟雕像一样大。为了省事,切利尼首先浇铸了雕像中的美杜莎这一部分。浇铸出来的美杜莎的确很好。 然后,切利尼开始浇铸珀尔修斯这一部分。鉴于体积*大且形状特别,这要难得多。熔化青铜的熔炉火焰冲天,切利尼的屋顶着火了。切利尼必须拼命工作,让炉火燃烧。他筋疲力尽,突然病倒,必须卧*休息,只能吩咐助手要做什么。他觉得自己病得很重,即将告别人世。 没过多久,一位助手来到切利尼的房间,告诉他雕像毁了,因为青铜没有熔化好。尽管生病了,切利尼一跃而起,冲到熔炉旁。他是一个性子火暴的人,对着愚蠢的助手们大发雷霆,每说一句话都吓得他们想跑。 暴雨来了。切利尼派了两个人出去给熔炉拾*多的柴火,然后火焰升起来,又把屋顶引燃了。切利尼吩咐几位助手搭起木板和地毯来遮雨。随后,他们用长长的铁棍来搅动青铜溶液,直到它们的黏度再次符合要求。 突然,一道强光闪过,继而是一声**的巨响。他们全都吓得不敢动弹。随即,切利尼看到熔炉的盖子被掀掉了,青铜熔液眼看就要溢出顶部。他马上打开管子让熔化的青铜流到下面的模子里。 但青铜还是流不下来。切利尼觉得是因为高温吞噬了跟铜混在一起的、能让铜流动的金属。他该怎么办?你根本猜不到他是怎么做的。 他把家里所有的锡镴盘子和碗碟收集起来扔进熔化的青铜里。锡镴是一种通常用来做盘子的软金属,熔化后可以跟青铜混合在一起。青铜流下来了,很快填满了模子。这个主意被证明有效。切利尼很开心,**忘掉了病情,感觉自己很健康。不过,第二天早晨,仆人还得出去买一大堆新的碗碟才能吃早饭。 右边是珀尔修斯杀死美杜莎那尊雕像的图片,是切利尼自我吹嘘、历经艰难和诸多兴奋之后用青铜浇铸出来的作品。珀尔修斯拎着刚刚砍掉的那个脑袋,他没看着它,因为那会把他变成石头。注意看那把形状奇怪的剑,还有切利尼用青铜做的美杜莎流的血。 但凡我们谈到艺术,总是感觉无形的高大上,一开口就怕露怯。 但是如果我们:用生动的故事来远离说教, 用清晰的图片代替干瘪沉闷的描述, 用幽默和魅力来激发阅读的乐趣, 哪怕是美术史这种课程也会变得生活化、可爱、易于被儿童接*。 面对许多**的艺术品,很多成年观众也只能说出“好看”“画得真像”“这么大”一类评语, 通过《希利尔讲艺术》中的故事,7至14岁的小读者都可以轻松掌握:艺术家们的鲜明个性;围绕作品那些有血有肉的奇闻异事;审美发展的前世今生…… 这是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这也是孩子必需的与*俱增的进步,这就是家长们**的期盼。 本套书诞生于1905年左右,问世至今100多年间,多次被出版、重印,为什么我们还要选择继续出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