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65.16
折扣购买: 县域综合物流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新疆若羌县为例
ISBN: 9787516418413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生于1973年7月,理学博士,研究员,新疆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2009年被纳入国家“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被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天山英才”计划,2014年被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计划,2016—2021年担任第五届自治区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主持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4项、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项目5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部委委托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技部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项目3项、省部级及横向课题35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奖项5项。
第一节? 县域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一、县域物流的概念 县域物流指的是在县级范围内组织、管理和运营的物流活动。它主要涉及货物的集散、运输、分拣、仓储等环节。它是以县城或县级行政中心为核心,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的物流网络。县域物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它涵盖了农业、工业、商业等多个行业的物流需求,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物流可以从地理范围、经济定位、政府角色以及网络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从地理范围角度看,县域物流可以理解为在县级行政单位内组织和运营的物流活动,这意味着其服务范围仅限于某一个县的境内。从经济定位角度看,县域物流可以指县级经济体系中的物流环节,即在县域内进行的货物流通、仓储、分销等物流业务,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一个构成部门。它是连接上下游产业链的重要纽带,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从政府角色角度看,县域物流可以理解为由县级政府牵头组织和推动的物流工作。政府在县域内扮演着物流规划、协调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角色,通过引导和支持物流发展,提升县域的竞争力。从网络建设角度看,县域物流可以指在县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物流网络体系,包括交通、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整合与运作。在这种视角下,县域物流的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间的物流连接。 二、县域物流的特点 县域物流是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建立起来的一套物流组织和管理体系。它由各种物流要素、活动和参与主体组成,通过协调、整合和优化物流资源和服务,实现县域物流活动的高效运作。县域物流具有区域性、小规模、地理环境多样性、产业结构复杂性、物流资源相对匮乏、配送覆盖范围广和政策环境不完善等特点。这些特点需要在县域物流发展中得到充分考虑,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区域性 县域物流在地理上具有明显的范围性,主要服务于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物流需求。它关注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 (二)小规模 相比于大城市或大区域的物流体系,县域物流规模较小,运输需求相对较少,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供给相对有限。 (三)地理环境多样性 不同的县域地理环境各异,如山区、平原、沿海等,因此物流在不同县域中面临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运输难题。 (四)产业结构复杂性 不同县域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有些县域以农业为主,有些以制造业或服务业为主,因此其物流需求和物流服务类型也不尽相同。 (五)物流资源相对匮乏 相对于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县域的物流资源较为匮乏,物流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滞后,物流人才较少,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六)配送覆盖范围广 县域物流的特点之一是配送范围广,涉及不同城镇、农村和乡村地区的货物配送,因此要求物流企业具备较强的配送能力。 (七)政策环境不完善 相对于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县域的物流政策环境相对不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措施相对薄弱,物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 ▲亮点一:本书基于“综合物流体系”这种理论或政策分析范式,依托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理论,初步探讨了县域综合物流体系的基本概念、要素框架、建设要求与目标、建设路径等理论问题。 ▲亮点二:本书秉承科学、客观、实用、前瞻的原则,努力讨论了县域物流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理论分析到实践案例,从问题剖析到解决策略,力图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成果。 ▲亮点三:本书将新疆若羌县作为县域综合物流体系建设的案例进行了讨论。若羌县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内陆县市,其县域综合物流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物流地理学意义,能够丰富和发展内陆地区县域物流的研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