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8.99
折扣购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机制研究/清华汇智文库
ISBN: 9787302515098
赵正文,男,教授,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具有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4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校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作为编委参与编撰、审稿丛书2套,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研究聚焦于 三方面。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认同上看,大学生由于个体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认识和评价能力提高, 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出现了价值标准弱 化的问题。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程度不够充分。一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下,少数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偏差,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理解不够深入,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课堂驾驭能力低,直接影响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单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整合。③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育人环境的氛围不浓厚、社会实践机制不完善、教育载体单一等问题限制了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组织管理 机制、评价机制等,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方法和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研究 主要围绕下面几个内容展开。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原则。一是遵循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原则。国内学者提出,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树立以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努力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基本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 本内容渗透至大学生在校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努力使他 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追随者、行为示范者和主动 实践者。二是注重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结合。一些学 者提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结合是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施路径。 从实现的具体方法上看,相关学者分别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 教育管理以及网络宣传等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具体路径。从内外的保障机制上看,一些学者提出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管理制度、政策支持、评价制度 等相关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 效融合的重要条件。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民 族的未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在一定意义上 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激励青年一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对优化高校自身教育、教学环境以及进一步树 立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战略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本领、高尚的 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时刻变化的社会环境时具 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高度。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对于 每位大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都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对于个人的 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地 位。因此,我国各高校今后在培养学生时应注意综合素质的培育,尤其要将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提高大学生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而且能够帮助他 们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 生思想价值观念提升的迫切要求 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道德价值 观多元化、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加之大 学生对网络、传媒等信息方式的依赖,引发了大学生道德价值信仰的消解, 造成了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在现实校园中,考试作 弊、上课迟到、随意丢弃垃圾、图书馆内大声喧哗、行为不雅等道德失范行 为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预估不足,缺乏在理论与实 践上的有效应对,部分高校未能营造出与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相匹 配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发挥不足。 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更容易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 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具有积极美好的道德素养,精准坚定的理想 信念,以及为之努力奋斗的意志品行。大学阶段中学习的开放性、时间的自 主性、思想的活跃性,促使大学生更有意愿思考道德层面的重要命题。有的 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故意拖欠学费、盲目攀比,不思进取、沉迷于网络不 能自拔。因此,在大学这个重要的道德培养阵地上,高校要找准目标、精准 发力,帮助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平稳过渡,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优秀的道德品行、丰富的道德情感和良好习惯,为其未来的工作、学习做好 充分的道德储备。因此,面对学生道德价值观念提升的迫切要求,在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十分必要了。 主要面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青团部门、高校辅导员等群体的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