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
作者: 编者:刘夕庆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50
折扣购买: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下)
ISBN: 9787115447883

作者简介

刘夕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和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专栏作家,《蝌蚪五线谱》签约作者。作品《无题》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在各级报刊杂志(如《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等)上发表上百幅各类科学、科普美术作品。被评为北京市科协“2016年十佳新锐科普创客”,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知识传承奖”和中国石化“朝阳”文学艺术奖美术类奖,等等。《刘夕庆科学 科普画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科学美术作品系列2015年在山东省日照市展出。

内容简介

当时音乐造诣已相当高的李四光,回国后曾请音 乐家萧友梅过目曲谱并提意见,足可见他的谦逊和对 艺术的认真。直到1999年北京大学(李四光曾任北京 大学教授)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音乐会上,《行 路难》作为该音乐会的序曲才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 这首谱写于20世纪初期的小提琴曲居然迎接了21世纪 的新曙光,它奏出了更响亮、更动听、更美丽的新旋 律!据说,同样喜爱拉小提琴的“杂交水稻之父”袁 隆平也非常喜欢这首乐曲。 该曲谱于1990年3月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现代音 乐史教授陈聆群发现并考证,现藏于上海音乐学院图 书馆。它的面世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 作者的说法。今天,在李四光纪念馆中,那把曾跟随 科学家一同漂泊与追求理想的小提琴,也深深吸引着 人们的目光。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四 光生前秘书马胜云讲述,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期间,先 学采矿,后学地质学,毕业时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1931年又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行 路难》充分展示了李四光这位杰出科学家不平凡的人 生历程以及严谨、谦逊和在科学道路上艰辛探索、孜 孜以求的人格风范。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小提 琴曲《梁祝》作者之一的陈纲评价道:“最可贵的是 乐曲的立意深邃——行路难,这真是中国知识分子苦 难历程的一个艺术概括。” 李四光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新中国地质事业 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为国家寻找大型油田上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担任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原子能委 员会主席、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 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等重要职务。他之所以杰出就是因为他有过人之处。 有些人说,音乐就像大脑的润滑剂甚至是培养液,但 凡大科学家都是多才多艺的,这仿佛是人才学领域一 条颠扑不破的定律——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 文、麦克斯韦,包括中国古往今来的大科学家张衡、 祖冲之、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的实例都能证明 这一点。文采飞扬、学贯东西的地质学大师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年他对蜓科化石及其地质分层 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指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 在,构建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提出了“构造体 系”的概念,创立了地质力学学派;指出新华夏构造 体系的3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开创了活动构造 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原名为李仲揆。自幼热爱劳动、勤奋好学 的他,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902年,他告 别父母,独自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当时在洋务 派代表人物、湖广总督张之洞领导下,湖北开始大量 兴建新式的中小学堂,这些学堂除了教学生传统的经 书,还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黄冈 ,仲揆跃跃欲试,来到武昌,在湖北省学务处填写报 名表。可能是太紧张了,他误将年龄“十四”填在了 姓名栏里。发现写错后,他因为家里很穷,舍不得花 钱再买一张表格,正在犯难时,抬头看见前面大厅正 中挂的横匾上有“光被四表”4个字。仲揆眼前一亮 ,遂将姓名栏里的“十”添了几笔写成“李”,而在 “四”后边加了个“光”字。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