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62.40
折扣购买: 大同市博物馆/ 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
ISBN: 9787220135569
大同市博物馆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展览和创意du到、高端大气的展陈设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争相拜谒参访。“一座总馆+九座分馆”献给游客的除了丰富的历史文物与du具匠心的展陈设计外,更多的是通过风格迥异的文化空间为游客提供不同类别的文化休闲广场,整体呈现给游客的是博物馆文化、城市文化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舒适体验与参观感受,因此集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大同市博物馆成为人们旅游“打卡目的地”。
百万年前,恒岳山崛起,大同湖涸缩,沧海变桑田。于是万物生机勃发,人类文明兴起。10万年前,火山喷灰早已冷却,“许家窑人”燃起文明圣火,飞索系石球,渔猎在湖滨。岁月悠悠,其后裔足迹踏遍这片群山包围的福地,在桑干河两岸繁衍进化。 斯土斯民,初见文献于春秋,被称为“代”。此时,“戎狄(dí)”之代国已与晋国赵氏联姻,故其历史应当更为久远。自兹而后,赵襄子越夏屋灭代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置代郡,秦朝沿为三十六郡之一。汉高祖刘邦平城伐叛而有白登之围,拓跋鲜卑两度建国皆称大代之号。今日大 同,即代地腹心区域也。 大同地理生态,自古可农可牧。大同居民社会,常在两大文明进退之 间游移变迁。大同历史文化,总在胡汉之间徘徊酝酿。其形其神,亦胡亦汉,胡汉难分。唯其如此,别具风姿,精彩绝伦。 洪荒年代,大同盆地(包括河北阳原、蔚县等地)是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的内陆湖——大同湖,湖畔已有人类文明发生。到大约三万年前,大同湖萎缩殆尽,桑干河形成。大同历史的文明序曲,即发生和演绎于“大同湖”至“桑干河”的沧桑岁月。大同最古老的文明源自10万年前的“许家窑人”, 在湖滨打制石刀石球,渔猎繁衍,其后扩散至沿湖各地,时为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前,人类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来临。大同湖彻底干涸,桑干河流域到处都有我们祖先活动的身影,定居渔猎和原始农业是他们生存的方式。 长身锐尖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通宽2.6cm 厚0.7cm 山西大同青磁窑遗址出土 旧石器时代的时间约从300万年前开始,延续至距今一万 年左右。这时,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使 用打制石器为标志。 尖状器,是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加工材料来自厚石 片、石核和石块。 这件尖状器,属于石英岩、长身锐尖的样式。锐角两边 长短不一、形状不规则、尖角较钝。 青磁窑的石片石器,以刮削器最多,尖状器和砍砸器较 少,在制作上,大多采用了单面加工和锤击法,石器加工偏 于粗糙,石器的使用痕迹也不明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物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我们有责任有使命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之责任,向世界传播灿烂的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随着文博游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饱览文物真迹、享受文化盛宴,博物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列为出游计划中的必选项。 大同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来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成为人们选择公共文化服务的热点场所和旅游休闲的必游景区。本书根据博物馆展厅陈列线索,选取丰富的文物展品,将专业、晦涩、冰冷的文物陈列与考古材料,以鲜活生动的美术设计、赏心悦目的装帧形式、通俗有趣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带给读者生动的体验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