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飞禽走兽(儿童彩绘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

汉字里的飞禽走兽(儿童彩绘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
作者: 编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组
出版社: 接力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4.00
折扣购买: 汉字里的飞禽走兽(儿童彩绘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
ISBN: 978754484081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没有农耕机械的古代,辛勤的农民用犁来碎土 、松土,耕出槽沟,为播种做好准备。犁笨重,因此 人们驱使着耕牛,为了一年的收成,在太阳的东升西 落中,精心耕耘着一方土地。 耕种的这幅画面浓缩到“犁’’字中,有默默付 出的耕牛(牛),有对丰收的期望(禾),有犁地的 工具(0)。 小小的汉字里,有一个个先民在田地里劳作的身 影. 看到“犁”字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肥沃的土地和 金灿灿的麦子,可是你知道历史上是谁带领大家开始 进行农业生产的吗?那就是神农氏。神农氏所处的时 代,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计,男子捕猎,女子则摘 取植物的果实、根茎。可是,猎取飞禽走兽并不能日 日有所收获,采摘果实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满载而归。 族群日益壮大,而食物的获取量却很难保证人人温饱 。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呢?神农氏苦苦思索 ,却始终想不出办法。 传说一天,一只鸟儿衔着一棵九穗谷飞掠过神农 氏的头顶。九穗谷掉落在地上,神农氏随手将它埋入 土壤。在大自然风雨的润泽下,埋九穗谷的地方竞长 出一片九穗谷。神农氏把谷穗剥开,放进嘴中,唇齿 间立马充满谷物的清香。神农氏大喜,开始教人们开 垦土地,种植谷子。 就这样,农业耕作开始了,人们进入了自耕自足 的时代。 看到“牡”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是不是牡 丹这种花? 其实,从古至今,“牡”都表示雄性的兽类,“ 牡牛”即公牛,“牡马”即公马。左边的“牛”并不 仅仅表示牛这种特定的畜类,而是泛指各种畜类。不 过,现在这种说法很少使用了,我们一般说公牛、公 马。 现在回到“牡”这个字,回想一下生活中你又在 哪些词语中见到过这个字呢?对了,在“牡丹”“牡 蛎”中。 看到“牡”就会想到牡丹,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 本类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 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洛阳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个 男孩名叫英哥。英哥九岁时,父亲去世。后来,祸不 单行,母亲又生了怪病。 英哥听别人说,亡B山顶上有个仙人台,长有灵 芝草,吃了就能起死回生,消除百病。 为了救母亲,孝顺的英哥偷偷瞒着母亲,向深山 里走去。在山里,他遇到一位老人,长着花白的胡须 。白胡子老人告诉他,只有到天上王母娘娘的瑶池中 盗取仙丹才能治好他母亲的病。英哥不顾安危,去往 王母娘娘的瑶池偷取仙丹,谁知却被王母娘娘发现, 没办法英哥只得将偷到的仙丹撒落人间。 仙丹掉落人间,入土化作棵棵仙花。因为这花是 王母娘娘的仙丹所化,人们就叫它“母丹”。后来随 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又称“母丹”为“牡丹”. 人们羡慕草原上自由奔跑的生活,希望骑着高头 大马,放牧牛羊,在苍莽的天空下吟唱“敕勒川,~ LIIT。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 草低见牛羊”。“牧”这个字本身就体现着放牧生活 ,左边是牛,右边是反文旁,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手 拿棍棒驱赶牛羊,这就是“牧”。 “放牧”“牧羊”“牧民”“牧童”等我们平常 说的这些词中的“牧”字都是这个意思。 提到“牧”这个字,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想起唐 朝大诗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清明》《江南春》《泊秦 淮》《过华清宫》等诗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 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在《清明》一诗中诗人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村。”诗人孤零零一人在异乡奔波。小雨纷纷,诗人 的心也烦扰纷纷。想找个酒家避避雨,路边偶遇的小 牧童指向远处,只见杏花盛开的地方,隐隐露出一个 酒家。整首诗虽然到此便戛然而止,但给读者留下了 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诗歌之外,你是不是可以想象诗 人看到酒家时喜悦的模样,品酒避雨时的满足与快乐 呢?这就是诗歌艺术中“有余不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