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28.90
折扣价: 15.90
折扣购买: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年级)
ISBN: 9787220122187
作者: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译作《文艺对话集》(柏拉图)、《美学》(黑格尔)、《歌德谈话录》(爱克曼)、《新科学》(维柯)等。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 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 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 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 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 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 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 ,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 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 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 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 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 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 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 、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 ,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 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渎 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 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 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 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 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 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 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 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 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 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 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 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 ,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 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 ,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 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 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 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 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 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 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 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 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 又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 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 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 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 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 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 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 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 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 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 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 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 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 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 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 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 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 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 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 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 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 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 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 ,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 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 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 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 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 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 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 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 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 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 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 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 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 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 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 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 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 ,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 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 ,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 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 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 ,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 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 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 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 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 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 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人 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 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 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 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 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 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 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 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 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 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 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 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 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 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 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 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 。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 ,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 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 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 以学时髦,唯有读书做学问 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 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 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 。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 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 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 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渎的 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 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 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 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 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 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P1 -3 美学大师朱光潜写给青少年的成长指南。谈文学、谈读书、谈休息、谈交友,字字珠玑,篇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