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海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4.30
折扣购买: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平装版
ISBN: 9787544281218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一、心即是理——徐爱录 徐爱(1488~1518),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王阳明的妹夫,也是王阳明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阳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 1.徐爱引言 原文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①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②。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③,处困养静,精一之功④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或先怀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注释 ①先儒:指程颢、程颐和朱熹。 ②“断断乎”句:意为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世也不会有疑惑。出自《礼记·中庸》。 ③居夷三载: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疏抗辩,获罪下狱,后贬谪到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前后三年。龙场当时尚未开化,所以称“夷”。 ④精一之功:为精纯的功夫的意思。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译文 王阳明对于《大学》当中“格物”等观点,全以郑玄作注、孔颖达作疏的《礼记·大学》为准,即朱熹等大儒们认为是误本的那一版本。开始听说时,我感到十分惊讶,并且对先生的学说抱有怀疑。后来,我用尽心力,综合起来后进行参照对比,再向先生本人请教。最后我才明白先生的学说像水之寒冷,又像火之热烈。正如《中庸》中所说的,后世出现的圣人也不会怀疑它的正确。先生的睿智与生俱来,并且他为人和蔼、坦荡、平易近人、不修边幅。人们只知道先生年轻时豪迈不羁,曾经热衷于诗词文章的修习,受过佛、道两家学说的熏陶,乍一听到他的学说,都把它视为标新立异、荒诞不经的言论,不再深加探究。孰知先生在贬居贵州的三年当中,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环境,修身静虑,精纯的功夫已经超凡入圣,进入了绝妙的境界,归入中正之旨。 我日夜在先生门下修习,聆听他的教诲,认为先生的学说刚接触时会感觉浅易,而越是深入研究越觉得十分高深。表面粗疏,但认真探究就越发感到精妙。接近时好像浅近,但深造时就觉得无穷无尽。修习十几年来,我自己觉得还没能窥探到它的边缘。当下的学者,有的与先生仅仅有过一面之缘,从没有听过先生的学说,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怀着轻视、偏激的心理,还没有仔细交谈便根据传闻草率地妄加揣度,做下了臆断。这样怎么可能真正理解先生的学说呢?跟随先生的学生们,听了先生的教诲,也是大都遗漏的多而学到的少。就好比相马的时候,仅仅看到了马的性别、颜色等表面情况,却漏掉了识别千里马的关键特征。因此,我把先生平日里的教诲尽悉记录了下来,给同学们传阅,然后共同考核订正,以免辜负先生的谆谆教诲。 学生徐爱记 解读 此段为全文之开篇,首先介绍王阳明的概貌。王阳明乃古代先儒群体中之一员,也是代表性人物,创良知之说,开心学之河,打破了宋以来程朱理学一统儒学的局面。其形象、特性与先哲先贤们一样,既有其共性,亦有其个性。王阳明天资聪慧,是为共性,但却和悦坦诚、不修边幅,亦共性,亦个性,大凡先圣先哲们,其心地祥和,举止随和,处事顺其自然;王阳明年轻时豪迈不羁,又曾广博于诗文,深入研习佛教和道教的典籍,同样既共性,亦个性,孔子十岁即立志于学,王阳明年轻的豪迈亦是一种鸿鹄之志向……总之,王阳明是古代一位既有学术成就,又有君子之德的大儒、醇儒。 …… ★精心译注,文白对照,精装珍藏,古为今用 无障碍阅读 精辟透彻。 ★阳明心学经典 儒家传世之作,深入诠释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心学圣经”! ★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等高度称赞!毛泽东、章太炎、梁启超等一致推崇!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百部,精心筛选,倾力打造,全译全注、简体横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 《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从立项到出版,历时三年,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倾力打造。所收书目是传统国学中很经典的著作,以经典版本为核校底本,进行注释和翻译,认真研究,精雕细琢。 【足本定本精心译注】 本书为精装珍藏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能做足本的绝不删除,尽量做到全面,准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版本。 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本书的特点是不但对原书做了译注,还以史为鉴,延伸阅读,古今结合,把很多观点引用到现代的生活工作中,让读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印刷精美高端大气】 本书封面采用进口高端冰白纸,并做了烫金工艺;内文为了让读者阅读更舒服,保护读者视力,采用太阳高端本白胶版纸;内文用环保大豆油墨印刷,无异味,又充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