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红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怎样做好新时代支部工作
ISBN: 9787505145566
刘儒,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理工大学“汉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委讲师团成员。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教 育 部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多部,曾获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授课一等奖,获陕西“两课”教师授课观摩二等奖,获“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称号。 董振华,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中央机关党的十 九 大精神宣讲团成员,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党的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党 中 央布置的多项重大课题。
一、夯实组织基础—— 建好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作为党支部的重要组织,是党支部处理日常工作和日常事务的领导机构,其成员包括党支部书记以及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按照工作需要,还可以设置支部副书记以及其他委员,以负责党支部日常事务和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切实保证党支部完成各项任务。 (一)建好班子这只“领头雁”—— 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党支部的建设水平。为了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巩固党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的坚实基础,必须优化党支部委员会的设置。严格遵循坚持和保证党的领导这一总的原则,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并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加强党支部自身的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委员会班子成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立足于经济建设,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支部委员会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如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等,党支部因其负担的具体工作和重点任务都不相同,党员的数量也有所差异,再加上各支部党员的个人背景和知识素养不尽相同,就有着不同的管理难度和管理力度。在设立党支部委员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比如,农村和社区中的党支部管理着本辖区内的党员、常住居民、各类组织等,处理着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类事务,工作量大、强度高,就需要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青年委员等等,甚至需要设置党支部副书记,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而在高校党支部中,党员都是广大师生,部分党支部党员数量在10 人甚至5 人以内,日常事务较为单一,可重复性强,在设置党支部委员会的时候,就可以只设置一名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党支部委员也可以兼任,形成“小而精”的党支部领导班子。 一般情况下,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建立的党支部,党员之间了解程度不够或存在着较多问题,尚且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党支部,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经过一段时间,具备相应的条件后,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 另外,为完成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其党员可以在上级党组织的批准下,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批准,设置临时党支部委员会,其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会委员,由批准成立该临时党支部的上级党组织指定。临时党支部党员不转接组织关系,主要完成政治学习、管理党员、教育党员、监督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工作。当临时机构因临时任务完成等撤销时,临时党支部自然撤销。 (二)选好一名“班长”——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委员会这一领导班子的“班长”,负责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在新时代,以习 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 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党支部书记有多大的领导能力、在党支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建设成效,而且也会对经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建设、发展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当前,如何为党支部补充新鲜“血液”,更新书记队伍,为党支部选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成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一,从现有党支部委员中挑选培养。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在党支部的日常管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对于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和各项任务都较为熟悉,相比从其他地方选拔的党支部书记,能更快适应党支部书记的各项工作,这大大缩短了培养和成熟的时间。而且,在党支部委员中选拔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委员会其他成员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安排各项任务、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都有着先天的优势,这能够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在党支部各委员中,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如有人是搞经济的好手,有人更适合做思想工作,还有人擅长搞好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力量。不同的党支部在不同时期,其重点任务和发展的短板都不一样,挑选合适的党支部委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能发挥党支部书记的擅长之处,弥补党支部发展的不足,带好建强党支部。 第二,拓宽党支部后备干部培养渠道。例如,在农村党支部,关注优秀农村非党村委会成员,发展符合相关条件,而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人民群众认可的农村非党村委主任成为党员,着力推动党支部后备人才建设,按照“政治素质要优、道德品质要好、致富本领要高、服务意识要强”的标准,注重在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职工等中挑选优秀人才,建立和拓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库。同时,拓宽农村后备干部选拔渠道,综合运用“组织推荐”“联名举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把好农村后备干部“入口关”。 第三,从大学生村官中重点选拔。大学生村官有着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所欠缺的是工作经验,通过党组织的重点培养,能够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为党支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了迅速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提升其业务能力,可以实行县级机关领导帮带大学生村官的制度,探索出合适的工作模式。通过思想上引导、工作中指导、实践中辅导的方式,反复锤炼,选拔锻造优秀党支部书记。例如,以量化考核的方式,督促大学生村官成长,特别是采用定期考核制度、民情调研制度、座谈会制度等措施,为大学生村官向合格支部书记转变提供应有的平台和支持。 一、夯实组织基础—— 建好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作为党支部的重要组织,是党支部处理日常工作和日常事务的领导机构,其成员包括党支部书记以及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按照工作需要,还可以设置支部副书记以及其他委员,以负责党支部日常事务和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切实保证党支部完成各项任务。 (一)建好班子这只“领头雁”—— 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党支部的建设水平。为了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巩固党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的坚实基础,必须优化党支部委员会的设置。严格遵循坚持和保证党的领导这一总的原则,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并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加强党支部自身的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委员会班子成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立足于经济建设,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支部委员会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如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等,党支部因其负担的具体工作和重点任务都不相同,党员的数量也有所差异,再加上各支部党员的个人背景和知识素养不尽相同,就有着不同的管理难度和管理力度。在设立党支部委员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比如,农村和社区中的党支部管理着本辖区内的党员、常住居民、各类组织等,处理着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类事务,工作量大、强度高,就需要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青年委员等等,甚至需要设置党支部副书记,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而在高校党支部中,党员都是广大师生,部分党支部党员数量在10 人甚至5 人以内,日常事务较为单一,可重复性强,在设置党支部委员会的时候,就可以只设置一名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党支部委员也可以兼任,形成“小而精”的党支部领导班子。 一般情况下,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新建立的党支部,党员之间了解程度不够或存在着较多问题,尚且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党支部,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经过一段时间,具备相应的条件后,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 另外,为完成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其党员可以在上级党组织的批准下,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批准,设置临时党支部委员会,其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会委员,由批准成立该临时党支部的上级党组织指定。临时党支部党员不转接组织关系,主要完成政治学习、管理党员、教育党员、监督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工作。当临时机构因临时任务完成等撤销时,临时党支部自然撤销。 (二)选好一名“班长”——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委员会这一领导班子的“班长”,负责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在新时代,以习 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 央 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党支部书记有多大的领导能力、在党支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建设成效,而且也会对经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建设、发展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当前,如何为党支部补充新鲜“血液”,更新书记队伍,为党支部选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成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一,从现有党支部委员中挑选培养。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在党支部的日管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对于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和各项任务都较为熟悉,相比从其他地方选拔的党支部书记,能更快适应党支部书记的各项工作,这大大缩短了培养和成熟的时间。而且,在党支部委员中选拔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委员会其他成员都有一定的了解,在安排各项任务、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都有着先天的优势,这能够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在党支部各委员中,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长,如有人是搞经济的好手,有人更适合做思想工作,还有人擅长搞好各方关系,协调各方力量。不同的党支部在不同时期,其重点任务和发展的短板都不一样,挑选合适的党支部委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能发挥党支部书记的擅长之处,弥补党支部发展的不足,带好建强党支部。 第二,拓宽党支部后备干部培养渠道。例如,在农村党支部,关注优秀农村非党村委会成员,发展符合相关条件,而且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人民群众认可的农村非党村委主任成为党员,着力推动党支部后备人才建设,按照“政治素质要优、道德品质要好、致富本领要高、服务意识要强”的标准,注重在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职工等中挑选优秀人才,建立和拓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库。同时,拓宽农村后备干部选拔渠道,综合运用“组织推荐”“联名举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把好农村后备干部“入口关”。 第三,从大学生村官中重点选拔。大学生村官有着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所欠缺的是工作经验,通过党组织的重点培养,能够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为党支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了迅速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党支部书记,提升其业务能力,可以实行县级机关领导帮带大学生村官的制度,探索出合适的工作模式。通过思想上引导、工作中指导、实践中辅导的方式,反复锤炼,选拔锻造优秀党支部书记。例如,以量化考核的方式,督促大学生村官成长,特别是采用定期考核制度、民情调研制度、座谈会制度等措施,为大学生村官向合格支部书记转变提供应有的平台和支持。 1.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重要辅导读物 本书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新时代党支部建设和工作开展的需要,从党支部实际工作入手,详细阐述了新时代支部工作基本遵循,党支部如何搞好自身建设,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作等一系列内容,旨在为新时代支部工作的展开提供指导。 2.一本图文并茂、故事案例丰富的支部工作实务指南 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指导,在党支部工作中为广大党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创新时代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本书用大白话讲道理,语言生动,并配以图片、工作流程图,图文并茂,简明、直观、实用。同时,内有丰富的经典实务案例,力求在讲故事中说服人,让人愿意读、读得懂、读得进,有效指导新时代支部工作的展开。 3.作者专业 本书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 共 中 央 党 校 党建专家,“汉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机关党的十 九 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本书作者长期致力于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党的理论研究,先后承担了党 中 央布置的多项重大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