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
作者: 编者:何虎生|总主编:何虎生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6.72
折扣购买: 建国大业
ISBN: 978750437913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随后,毛泽东复电蒋介石: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 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 问题。” 在公开复电的同时,毛泽东接见了第二次国共合 作期间国民党政府驻派延安的联络参谋周励武、罗伯 伦,明确告诉他们,他目前不准备离开延安,希望他 们转告重庆。 蒋介石洋洋得意,认为毛泽东推出朱德当自己的 挡箭牌,而自己拒绝来重庆的反应正中他的下怀,有 利于他的和平攻势。他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是要 和平的,毛泽东才是拒绝和平的那一方,他要将毛泽 东置于进退两难的局面中。于是,8月20日,蒋介石 又发出第二封邀请电报,电报先对他抢夺胜利果实的 行径进行一番辩解,推说“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 总部所规定”。并企图借助“盟军”的名义,来压迫 中共就范,然后又冠冕堂皇地说: “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 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 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 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 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惠然一行,共定 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 ,务恳惠诺为感。” 电报用语之恳切,真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 头脑”:怎么蒋介石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深明大义, 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第一生命,体恤人民疾 苦的人?值得注意的是,这封电报还未到延安,中央 社的新闻中已经发表了电报的内容。这一情况同第一 封电报发出时的情况迥然不同,可见蒋介石用心之良 苦。他的第一封电报是为了在政治上搞突然袭击,第 二封电报则是为了进行政治宣传:是你毛泽东不考虑 人民的疾苦,不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重。否则,你 毛泽东为什么不肯接受我的邀请到重庆来共商建国大 计呢? 为揭穿蒋介石的真实意图,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 ,8月22日,毛泽东发出给蒋介石的第二封复电: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 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 毛泽东为什么说从中央社新闻电中读得复电呢? 这里蒋介石耍了一个小小诡计。当收到毛泽东第一封 复电时,蒋介石便坚信毛泽东不敢来,所以第二封电 报便先播发新闻后致电延安,让国内外皆知我蒋介石 之和平诚意, 延安此时确实难下决心,中共政治局成员几乎全 部反对毛泽东去重庆,因而在8月22日的第二封复电 中对于他本人是否去重庆,避而不谈。事实上,毛泽 东决定让周恩来出去谈,是想先做一番侦察,看看蒋 介石打的是什么算盘,然后再就他自己是否去重庆做 出决定。 蒋介石根据驻延安联络参谋的情报,断定毛泽东 肯定不敢来重庆,他正好借题发挥,将“和平”的调 子唱得更高。8月23日,他又在这种情形下发出第三 封电报: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 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 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 ,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 迎接,特再驰电速驾!” 醉翁之意不在酒。蒋介石再三电邀毛泽东赴渝商 谈,其理由也说得十分冠冕堂皇,大有刘备三顾茅庐 之坦诚。他明知毛泽东不愿从命,却又故作姿态,再 三邀请,等待毛泽东再一次拒绝,以便在众目睽睽之 下把“不要和平”、“不肯合作”的大帽子扣在共产 党和毛泽东的头上。 正当毛泽东踌躇之时,斯大林的电报也到了延安 。电报的语气与其说是规劝倒不如说更像是命令: “中国不能再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就有覆灭危 险。” 究竟是谁要打内战?看到电报上的话,毛泽东不 禁火冒三丈,一把将电报扔到桌子上。 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和平攻势和苏联的压力, 8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在延安枣园召开了政治局扩 大会议, 大多数同志赞同周恩来的意见,认为不应轻易出 去,还要看一看再做决定。朱德和彭德怀支持毛泽东 去重庆。(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