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诠释

道德经新诠释
作者: 姜祖桐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2.85
折扣购买: 道德经新诠释
ISBN: 9787517830092

作者简介

姜祖桐,姜祖桐,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43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6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电介质、半导体、压敏、热敏、磁性、稀土镍氢等功能材料研究及其器件的设计制造工作,有多项获奖成果。1982年被遴选为企业负责人,开始进入管理心理学领域。在探索“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实践中,1986年发现人性动机“六维十二极”人格系统,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取得很好效果;当把该系统和《易经》对照时,又发现人性动机的表达方式和《易经》卦爻辞完全切合。他把中国古老易学作为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验逻辑引入科学思维,在整合现代心理学和物理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已经出版《H管理理论》、《H自组织理论》、《周易与人格》、《易学人格学》等多部专著。姜先生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创新意识,曾是中国电介质物理学会、中国电子元件学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成员,目前是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本著是在国际易学联合会两位前任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朱伯岜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董光璧研究员指导下完成,是对东西方哲学、现代科学、宗教文化知识“大统一”的尝试性探索。

内容简介

在本章中,老子重点论述如何把人性中侧隐心、是非 心对价值关系判断的潜能发挥出来,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 们,有智慧的人,必须把慈爱品德作为立身处世第一原则 ,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幸福美好。老子这一论点来自《周易 》,孔子虽然和老子有交集,但对老子的思想没有吃透, 在诠释《周易》时出现了许多错误。以后的国学家受儒学 影响,诠释《道德经》时也就无法深入,把一部逻辑性很 强的泛神论圣学文献当作普通认识论对待。因此,在诠释 本章之前,有必要把《周易》的人格理论向读者做简要介 绍。 《周易》是一部举世无双的灵魂心理学专著,文王从 平衡公理出发,对六十四种人格心理做了深刻揭示。人格 是人性动机表达方式,有五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互为平 衡的潜意识本能。自然属性本能就是康德道德哲学所说的 “自然性”,由逸豫心、平安心、尊严心、关爱心、爱美 心五种子属性组成,其开闭运动接受感性灵魂指令。社会 属性本能就是康德道德哲学所说的“自由性”,由恻隐心 、是非心、进取心、羞恶心、辞让心五种子属性组成,其 开闭运动接受知性和理性灵魂指令。两者形成恻隐心与逸 豫心、进取心与平安心、羞恶心与尊严心、辞让心与关爱 心、是非心与爱美心五对阴阳平衡的互补对待要素。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由于 恻隐心是知性灵魂的同情心,必须依托于信实精神才真实 。因此,对孟子关于“是非心”的解释需要做一些补充, 应当改为“是非之心,智之端、信之本也”。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五种社会属性本能的表达方式做 出判断:恻隐心、是非心对价值关系的表达方式就是老子 特别重视的仁信之德;羞恶心表达方式就是老子列为第二 重要的义德;辞让心的表达方式就是老子列为最末的礼德 。仁、信、义、礼四种德性的综合,体现知性灵魂的先验 道德。余下的两种社会属性本能分别用欲望和智慧进行表 达,进取心的表达方式就是欲望,体现知性灵魂的求成动 机;是非心对事实关系的表达方式就是智慧,体现理性灵 魂的求知动机。 在人性灵魂的先验属性中,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决定性 要素,《周易》把它放在复卦上爻位置。佛家《唯识宗》 把它列为最高的第八阿赖耶识,意思是能藏,即人生的本 际和涅檠。由此可见,佛家《唯识宗》、文王《周易》、 老子《道德经》三种理论,其思维逻辑一脉相承,都和中 国先秦易学相关。 这里特别提示一下,老子在本章崇尚仁德,似乎和他 在《德经》开篇第38章把仁德当作下德有矛盾,其实并不 矛盾。本章的仁德是先验的无为属性,为执行灵魂谷神绝 对命令而表达,没有任何额外的功利需求。而《德经》开 篇第38章是贤人的有为属性,施行仁德是为达成某种功利 性目的。 本章的论点和康德道德哲学十分雷同。康德认为,自 然发生的道德行为不受功利性目的支配,作为义务的道德 ,表达时的基本原则是执行绝对命令(有的译著翻译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