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过一生(闲烹袁枚的鱼)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刀鱼 刀鱼用蜜酒酿,清酱放盘中,如鲥鱼法蒸之最 佳。不必加水。如嫌刺多,则将极快刀刮取鱼片, 用钳抽去其刺。用火腿汤、鸡汤、笋汤煨之,鲜妙 绝伦。金陵人畏其多刺,竞油炙极枯,然后煎之。 谚曰:“驼背夹直,其人不活。”此之谓也。或用 快刀,将鱼背斜切之,使碎骨尽断,再下锅煎黄, 加作料,临食时竟不知有骨:芜湖陶太太法也。(《 随园食单》之“江鲜单”) 未来的《中国刀鱼史》将会铭记这一天—— “人民网上海2013年3月27日电刀鱼和河豚、鲥 鱼并称‘长江三鲜’……去年最高价格一度被炒到 每市斤8000元。然而,随着公款吃喝受到遏制等影 响,今年的刀鱼价格普遍只有去年的1/3,一些质 量较差的刀鱼批发价仅为400~500元一斤……” 物以稀为贵。稀:稀少、稀有、稀罕、珍稀。 所以,虽然“质量较差”的刀鱼价格降到“仅”400 元一斤,我也不打算吃,因为这笔钱可以买一双上 好的纯国产皮鞋;而按照它的最高价格,当时可以 在合肥买一两平方米的房子呢! 我认为傻是对付疯狂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古 人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那么,我就做 那个看戏的。你们唱吧。你把刀鱼捧上天,我也只 会昂着头仰望,而不会掏腰包的。因为多年前,我 吃过长江刀鱼,并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 过尔尔! 在这个世界上,从未出现超越人类感官认知范 围的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嘛,还能咋的?所以, 要我掏400~8000元去吃一斤刀鱼,简直是要命啊! 在这里,刀鱼的命甚至比人命更值钱。我的体重150 斤,乘以刀鱼的最高价格8000元/斤,我顶多值120 万元。按照每月挣5000元来换算,我得工作20年。 可是,再有20年我正好退休啦!这还没算上人民币 贬值因素呢!因为在它贬值的时候,刀鱼一定在升 值,而我的工资账面数字能保持不降,就谢天谢地 了。 我写作此文的时候,白银价格是每克4.17元, 而刀鱼的最高价格是每克16元。所以,出于自尊, 我根本不愿意谈刀鱼,不愿意翻开《随园食单》到 “刀鱼二法”一节——这使我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你看袁枚在二百五十多年前的大清帝国里是怎么 说的:“如嫌刺多,则将极快刀刮取鱼片,用钳抽 去其刺。”——一根刀鱼刺,相当于它同等重量3· 8倍的白银。在这种状况下,我能舍得不吃鱼刺吗? 那我不就是在抢猫咪的食物了吗? 已见杨花扑扑飞,鮆鱼江上正鲜肥。 旱知甘关胜羊酪,错把莼羹定是非。 ——这是宋代安徽人梅尧臣在赞美朋友给他的 鮆鱼和鮆鱼(子)酱,鮆鱼即刀鱼。据说宋朝特别流 行吃刀鱼,所以有关它的诗词歌赋很多。比如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