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名人传--图灵与超级计算机
作者简介
邹凡凡,巴黎索邦大学博士、旅法作家、少儿美学与通识教育专家、巴黎博物馆联盟艺术工作坊指导老师 其创作的以欧洲为背景的青春悬疑小说系列“秘密三部曲”被哈佛、剑桥、清华、麻省理工、巴黎综合理工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子诚挚推荐。人文科普系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获冰心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入选“爱阅童书100”榜单。另著有文博主题少年冒险小说“奇域笔记”系列、青春小说《435女生宿舍》、留学笔记《二十岁的巴黎》、译作《左撇子改变世界》《小王子》《切·格瓦拉—卡斯特罗的回忆》。
内容简介
Chapter 1 为计数操碎了心 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加减乘除这些数学符号都还没有的岁月里,古人是如何计算的呢? 很简单,和你小时候一样,主要计算工具是手指。 出门打猎,昨天打到3只野兔,今天又打到5只,两天一共打到多少只? 先伸出3根手指,再伸出5根手指,数一数,有多少根? 好的,再来!昨天打到7只野兔,今天又打到8只,两天一共打到多少只?先伸出7根手指,再伸出……没关系,还有脚趾呢! 可惜呀,人类终究不是蜈蚣或千足虫,再大一点的数,手指、脚趾就不够用了。 聪明的史前人类开始借助人体之外的工具来帮助计算,比如: 计数棒 在一截刨得光溜溜的木头或骨头上,用锋利的石头刻道道:7只野兔刻7道,8只野兔刻8道,很方便。考古学家在非洲发掘出不少这样用来计数的动物骨头。 黏土球 文字出现之后,文明开始发展,更高端的计算工具出现了,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黏土球。这些圆球大小不一,小的像高尔夫球,大的像篮球,入手一掂沉甸甸,因为它不是空心的,而是装满了小石头。有些圆球出土时已经破了,考古学家们发现,圆球内部的石头还有不同形状呢,方的、圆的、三角的…… 原来,一个圆球就相当于一份商务合同:我向邻村的牧童订购了49只羊,钱款已付,那么我就和牧童一起准备49块小鹅卵石,用软软的黏土包裹起来,做成球的形状,烘干,这相当于把鹅卵石给“封印”了。如果交货时牧童赖账:“哼,你明明只订了36只羊!”我就去找个证人,当着他的面把黏土球摔碎,大家一起数数到底有多少鹅卵石。 如果我订购的是23只绵羊、17只山羊、9只小羊羔呢? 聪明的你一定猜到了:准备23块方形石头、17块圆形石头、9块三角形石头就行了! 看来,黏土球还是个古老的数据存储器啊! 算盘 这个我们可太熟悉了!不过说起来,算盘并不是中国的专利。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过类似算盘的计算工具。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也出现了算盘,当时的算盘就是在铜框或木框里嵌着可以上下移动的小石头,看起来和中国的算盘很像。 可是,在我们后文将要介绍到的硅谷,有一个计算机博物馆,记录着“计算机两千年的历史”——博物馆最显眼的地方放着一个大展牌,展牌上就是这样写的。这个博物馆呀,把中国(而不是其他文明)的算盘,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 为什么这样“偏袒”中国算盘呢?是因为中国算盘特别滑溜可爱吗? 1.纵横人类文明,捕捉历史中的高光时刻;追随精英的脚步,破解成功的密码 2.全景式的呈现大师们成长的环境,将历史、文化、科学、政治等知识融会贯通 3.文学的语言,亦庄亦谐;漫画的笔法,交映生趣,给孩子们最有趣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