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作者: 余秋雨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9.30
折扣购买: 行者无疆
ISBN: 9787535461957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只有柏林,隐隐然回荡着一种让人不敢过于靠近的奇特气势。 我之所指,非街道,非建筑,而是一种躲在一切背后的缥缈浮动或寂然 不动;说不清,道不明,却引起了各国政治家的千言万语或冷然不语…… 罗马也有气势,那是一种诗情苍老的远年陈示;巴黎也有气势,那是一 种热烈高雅的文化聚会;伦敦也有气势,那是一种繁忙有序的都市风范。柏 林与它们全然不同,它并不年老,到十三世纪中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货商集 散地,比罗马建城晚了足足两千年,比伦敦建城晚了一千多年,比巴黎建城 也晚了六百多年,但它却显得比谁都老练含蓄,静静地让人琢磨不透。 成为德意志帝国首都还只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但仅仅几十年,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几乎夷为平地,成了废墟。纵然 是废墟,当时新当选的德国领导人阿登纳还是担心它仍然会给世界各国人民 带来心理威胁,不敢把它重新作为首都。他说:“一旦柏林再度成为首都, 国外的不信任更是不可消除。谁把柏林作为新的首都,精神上就造成一个新 的普鲁士。” 那么,什么叫做精神上的普鲁士,或者叫普鲁士精神?更是众说纷纭。 最有名的是丘吉尔的说法:“普鲁士是万恶之源。”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是正义的声音,战后盟军正式公告永久地解散普鲁士,国际间也没有什么 异议。但是五十年后两个德国统一,国民投票仍然决定选都柏林,而且也不 讳言要复苏普鲁士精神。当然不是复苏丘吉尔所憎恶的那种酿造战争和灾难 的东西,但究竟复苏什么,却谁也说不明白。说不明白又已存在,这就是柏 林的神秘、老练和厉害。 不管怎么说,既然来到了柏林,我就要向它询问一系列有关德国的难题 。例如—— 人类一共就遇到过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都是它策动,又都是它惨败,那 么,它究竟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人类? 在策动世界大战前艺术文化已经光芒万丈,遭到惨败后经济恢复又突飞 猛进,是一种什么力量,能使它在喧嚣野蛮背后,保存起沉静而强大的高贵 ? 历史上它的思想启蒙运动远比法国缓慢、曲折和隐蔽,却为什么能在这 种落后状态中悄然涌出莱辛、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这样的精神巨峰而雄 视欧洲?有人说所有的西方哲学都是用德语写的,为什么它能在如此抽象的 领域后来居上、独占鳌头? 一个民族的邪恶行为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世人面前大幅度贬 值,为什么唯有这片土地,世人一方面严厉地向它追讨生存的尊严,一方面 又恭敬地向它索求思维的尊严?它的文化价值,为什么能浮悬在灾难之上不 受污染? 歌德曾经说过,德意志人就个体而言十分理智,而整体却经常迷路。这 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问题是,是什么力量能让理智的个体迷失得那么整齐 ?迷失之后又不让个人理智完全丧失? 基辛格说,近三百年,欧洲的稳定取决于德国。一个经常迷路的群体究 竟凭着什么支点来频频左右全欧,连声势浩大的拿破仑战争也输它一筹? 俄罗斯总统普京冷战时代曾在德国做过情报工作,当选总统后宣布,经 济走德国的路,世人都说他这项情报做得不错。那么,以社会公平和人道精 神为目标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什么偏偏能成功地实施于人道记录不佳的 德国? …… 这些问题都会有一些具体的答案,但我觉得,所有的答案都会与那种隐 隐然的气势有关。 世上真正的大问题都鸿蒙难解,过于清晰的回答只是一种逻辑安慰。我 宁肯接受这样一种比喻:德意志有大森林的气质: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 。 现在,这个森林里瑞气上升,祥云盘旋,但森林终究是森林,不欢悦、 不敞亮,静静地茂盛勃发,一眼望去,不知深浅。P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