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作者: (美)戴尔·卡耐基|译者:泳冰
出版社: 黑龙江科技
原售价: 35.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人性的优点全集
ISBN: 9787538888751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年11月24日-1955年11月1日),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也是著名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际关系学鼻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就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一样,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沟通的艺术》《卡耐基人际关系学》《语言的突破》《演讲与口才》等。其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球热销。如同每个奋斗者一样,卡耐基的一生也历经坎坷。从不同阶段的生活层面上,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人们不断生活在忧虑、恐惧与无力改变现状的恶性循环中。后来他在青年会得到了一个夜大讲师的机会后,便开创了公开演说的课程,积累下来的成果就是“卡耐基训练”的蓝本。之后,他致力于影响别人、改变别人的教育事业。

内容简介

改变人生的一句话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句 话,而正是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个年轻人是梦 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为期末考试感到忧虑, 同样也为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到什么地方、怎 样才能谋生、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等感到十分忧虑。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是在1871年看到这句话的, 这句话最终帮助他成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医学家。他 创建了闻名世界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并成为牛 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客座教授——这是英国医学界人 士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除此之外,他还被英国国王 授以爵士位。在他去世的时候,两卷长达一千四百六 十六页的书讲述了他一生的传奇故事。 他的名字叫做威廉·奥斯勒。下面就是他在1871 年春天看到的那句由托马斯·卡莱尔写下的话:“我 们应该做的,并不是去看远方模糊不清的景象,而是 做手边确定无疑的事情。” 四十二年以后,在一个温暖的春夜里,当郁金香 开满校园的时候,威廉·奥斯勒爵士为耶鲁大学的学 生们做了一次演讲。他对大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 曾经在四所大学里当过教授,写过一本畅销书的人似 乎应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头脑”,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说,自己的好友们都十分清楚,他的头脑其实是 “最普通不过的了”。 既然如此,他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他个人认 为,这完全是因为他活在一种“完全独立的今天”的 状态中。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在来耶鲁大 学进行演讲的两个月前,奥斯勒爵士曾乘着一艘巨轮 横渡大西洋。当时,船长就站在舵房里。船长按下一 个按钮后,随即便传来一阵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声音, 船上的几个部分便应声分隔开来——形成了几个防水 隔仓。演讲中,奥斯勒爵士对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 相对于那艘巨轮而言,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比它精彩得 多,将要走的路也要比它的航程更远,我要对大家说 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那个船长,像他一样知道如 何控制手中的一切,从而活在一种“完全独立的今天 ”的状态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航行的过程中确 保万无一失。舵房里,所有大隔舱都可以使用,如果 你按下按钮,就要注意倾听你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 一扇铁门会将已逝的昨天隔断;再按下一个按钮,一 个金属门帘会将你的未来也隔断,于是,你所拥有的 一切就是今天……没错!关闭昨天!让已逝的昨天安 息吧!……切断那些会把愚人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 …昨日的重担与明日的重担加在一起,会成为今日的 全部负荷,哪怕是最强壮的人,也会不堪重负。因此 ,你必须把未来也一并关在门外……成就未来就在于 把握今天……根本没有一个叫作明天的东西。人类得 到拯救的日子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郁闷、 情绪的紧张,都会紧紧跟随着一个对未来感到忧心忡 忡的人……请把整艘船上的所有隔舱的舱门都关闭吧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里。 奥斯勒爵士的这番话是否在建议我们不要为明天 去做任何准备呢?不,完全不是这样。他在演讲上的 发言完全是想告诉同学们,为明天做好一切准备的最 佳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情,把 今天的事做到最好。这也是我们能够为明天做好准备 的唯一个可行方案。 一定要为明天着想,不错,人们应该考虑周详, 做好一切计划和准备。可是,千万不要忧虑。 在战时,军事首领必须为将来计划好一切,但他 们绝对不可以有任何忧虑。指挥美国海军的上将厄耐 斯特·金恩曾说过:“我们的装备和战士都是最棒的 !而且,我们做到了最合理的布置,我们已经全力以 赴了。” 金恩上将继续说道:“若是有一只战船不幸沉了 下去,我无法把它捞上来;如果继续有船沉下去,我 也无能为力。我只能把时间全部用在解决明天的问题 上,而不是为昨天的事情而忧虑。如果我被这些事情 所困扰,根本无法坚持下去。” 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年代,明智的思想与 愚蠢的想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前者会将原因和结 果全部考虑在内,从而做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建设性计 划;而后者,则通常会使人情绪紧张,甚至达到崩溃 的边缘。 最近,我得到了一次访问亚瑟·苏兹伯格的难得 机会,他是世界闻名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兹 伯格先生对我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到欧洲 的时候,震惊之余,他开始感到担忧,甚至寝食难安 。他常常在半夜爬下床,拿起颜料,对着镜子,想为 自己作一幅自画像。虽然他根本不懂得绘画技巧,但 他还是继续画着,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摆脱忧虑 。苏兹伯格先生对我说,即使采用了这种方法,也没 能使他消除忧虑。直到后来,他在一首教堂赞美诗里 发现一句警句,终于使他的心归于平静。那句话就是 :“只要一步就好。”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