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旋律(全国林草故事大赛作品选)

舞动的旋律(全国林草故事大赛作品选)
作者: 编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责编:于界芬//李丽菁//邵晓娟
出版社: 中国林业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43.80
折扣购买: 舞动的旋律(全国林草故事大赛作品选)
ISBN: 978752192451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沙海情 赵可法 男,1 970年生,江苏淮 安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 作家协会作家多篇作品在国 内征文大赛中获奖,出版散 文集《清心神逸》《阆苑仙 葩》。 愚公移山只是一个美丽 的寓言故事,现实中还真有 一位“愚公”,他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 。他历经千辛万苦,与沙海 不屈抗争40年,在毛乌素沙 漠治沙造林中做出了杰出贡 献,获得国家颁发的“七一 勋章”。 他在承包的25万亩国营 、集体荒沙碱滩上种活了 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 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 了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 城”,从而彻底改变了“沙进 人退”的恶劣环境。他取得 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 益、经济效益,使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我国 西北沙漠生根开花。故事主 人公是人称当代“愚公”的治 沙英雄石光银。沙吃人不留 尸骨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 乡。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 部,榆林市最西端,陕甘宁 蒙四省七县(旗)交界处, 是陕西省的西北门户、榆林 市的西大门。自古以来,这 里商贾云集,黄沙漫天,素 有“旱码头”之称。定边县位 于我国毛乌素沙漠南缘,全 县面积6920平方公里,有1 /4的土地被黄沙淹没。 千百年来,定边流传着 这样一首歌谣:一年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从春种到夏 ,到秋一场空。从歌谣里, 不难想象当地风沙是多么恶 劣,环境是多么艰难。石光 银的家乡是西北地区出了名 的“沙窝窝”,在沙海里讨生 存深深镌刻在祖祖辈辈心头 ,无法改写,似乎成了一种 宿命。在石光银幼小的心灵 上,深深留下被沙尘暴伤害 的烙印,就像因常年治沙脸 上留下的那一道道沟壑般的 皱纹。 每当风沙来临,大风起 兮,风沙飞扬,吹得人无法 睁开眼睛。人躲沙,沙撵人 。乡亲们就像逃荒一样,带 上家人躲沙暴的情景令石光 银记忆犹新。遮天蔽日的风 沙常像黑云一样笼罩村庄, 小孩被大沙暴吓得哇哇大哭 ,犹如世界末日。即使再好 的土坯房,哪怕门窗关闭得 再严实也无济于事,无孔不 入的风沙总会突破防御钻进 房间。人们被风沙打得灰头 土脸,鼻孔、头发和衣服里 沙子比比皆是,饭碗、茶水 、被子里总会灌满风沙。一 场沙尘暴过后,吃水井被沙 填塞,牛羊圈被风沙卷得没 了踪影,被掀倒的土坯房成 了断壁残垣。毛驴拉着一辆 辆平板车,木箱子里坐着孩 童,两床破棉被与锅碗瓢盆 成了所有的家当。孩子被风 沙打得鼻青脸肿,鼻孔流着 血哭泣。大人裹着头巾,赶 着车,在沙漠里茫然前行。 石光银7岁那年的春天, 吃过早饭,父母亲叫他去放 羊。石光银抱着羊鞭,带上 那条黑色牧羊犬,爽快地去 了。5岁的赵虎娃是石光银 最好的玩伴,听见邻居家羊 发出“咩咩”的欢叫声,晓得 石光银又要去放羊了。赵虎 娃急忙放下碗筷,饭也不吃 了,撒腿就向石光银跟前跑 去。尽管父母在后面追着喊 ,可那孩子头也不回,执意 要去与石光银放羊玩。牧羊 犬见熟人过来,狂吠了几声 ,摇头摆尾地迎上去。 大约上午10点钟,一场 黑色大沙暴突然就卷压过来 了。石光银本想将羊往家赶 ,却已经来不及了。放羊娃 、牧羊犬连同那几只羊,就 像狂风暴雨中的落叶,被沙 尘暴卷得无影无踪。 当晚,石光银与赵虎娃 的父母亲提着昏暗的马灯, 在寒冷的沙漠上大声呼喊, 寻找下落不明的放羊娃。全 村父老乡亲被发动了,人们 顶着风沙,举着火把,提着 马灯,拿着破脸盆与铁桶使 劲敲打,希望能吵醒被沙掩 埋的孩子。大漠中的灯光星 星点点,犹如黑夜中寥落的 星星。搜寻孩童的脚印杂乱 无章,瞬时就被凄厉的风沙 湮没了。哭喊声撕心裂肺, 凄怆悲凉,似乎要将整个沉 睡的沙梁唤醒。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