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作者: (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译者:汤珑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
ISBN: 9787508662848

作者简介

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J.Dubner),获奖作家、记者、电台和电视名人。他放弃了使他几乎成为摇滚巨星的第一个职业,成为了一名作家,曾就职于《纽约时报》,著有《骚动的灵魂粼一个英雄崇拜者的自白》,另著有儿童图书《长两个肚脐眼的男孩》。 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Levitt),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该奖被称为“小诺贝尔奖”),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得到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公认。列维特1989年毕业于晗佛大学,1994年在麻省理工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短短两年时间列维特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 2002年列维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克林顿政府曾经力邀他加入自己的智囊团。前任总统小布什在大选的时候也把“请到列维特作为犯罪专家”作为拉拢选票的一张王牌。

内容简介

写了《魔鬼经济学》和《魔鬼经济学2》之后, 我们从读者那儿收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反馈。大学文 凭还有价值吗?(答案:有。)把家族企业传给下一 代,这个想法好吗?(如果你的目标是关门大吉,那 么没错—数据显示最好能吸纳外界管理人员。)还有 人得腕管综合征吗?(记者们摆脱这种病痛困扰之后 便不再对其进行报道,但还是有人未能幸免,尤其是 蓝领工人。) 有些问题关乎存在感:什么才能使人真正幸福? 收入不均衡问题真如看似那般危险吗?富含ω-3脂肪 酸的饮食习惯能带来世界和平吗? 人们想知道一些事物的利弊:无人驾驶汽车、母 乳喂养、化疗、地产税、水力压裂法、彩票、“药用 祷告”、网上相亲、专利法改革、偷猎犀牛、铁杆开 球、虚拟货币等等。这一分钟,我们收到电邮请求我 们“解决肥胖流行病”;五分钟之后,又有人强烈要 求我们“立马扫除饥饿”。 读者似乎认为没有我们猜不出的谜语和解不了的 难题,仿佛我们拥有什么专有工具—人们可能会以为 我们有魔鬼经济钳之类的东西—可以挖掘一切机体的 潜在智慧。 真若如此该多好! 而实际上解决问题并不容易。只要问题存在,你 便能断定曾有很多人试图解决它,但都没有成功。解 决简单的问题轻而易举,余下的则都是困难的。更何 况,为了回答哪怕一个细微的问题,收集、整理并分 析数据都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因此我们想,与其试图回答每一个问题(还不一 定成功),不如写一本书教教大家如何进行魔鬼式思 考。 究竟是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呢? 想象你是名脚法精湛的足球运动员,并已带领国 家队站在了世界杯决赛的赛场上。你现在只需要罚中 一枚点球。好运站在你这边:在高级别比赛中,约 75%的点球都能罚中。 当你把球置于点球点时,看台上的观众沸腾了。 此时距离球门只有12码,球门长8码,高8英尺。 守门员死死盯着你。一旦从球鞋上弹出后,足球 会以每小时80英里的速度飞向球门。在这样的速度下 ,守门员不可能等待球踢出后再做判断。他必须做出 预判并朝那个方向移动身体。倘若他的预判是错的, 那么你罚中的概率便会上升到约90%。 以足够的力量射向球门死角是最好的方式,即便 守门员猜对方向也很难扑中。可是这种方法不允许有 丝毫误差:脚下微小的失误,球就会飞离球门。所以 你也许不能太苛求角度,瞄准得稍微离球门角远些— 尽管这样提高了守门员的扑中概率。 你还要选择是踢向左门角还是右门角。你若和大 多数球员一样,是右脚球员,则更擅长踢向左角。这 意味着更有力、更精准,当然守门员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他们面对来球时,57%的情况下会向左扑,而41% 会向右扑。 你站在球场上—观众热情高涨,而你心跳飞快— 准备着将会改变人生的一脚。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你 的国家在为你祈祷。球若进了,你的名字将永远像最 受爱戴的神那样被人提及。若没踢进—嗯,最好还是 别去想了。 选择在你脑中盘旋。到底是踢向擅长的左角还是 不太擅长的右角?是要瞄准球门死角还是该保稳?你 面对这个守门员踢过点球吗?要是踢过,你当时朝哪 儿踢的?他朝哪儿扑的?与此同时,你还在揣测守门 员的心理,甚至还试图猜想他是如何揣测你的心理的 。 你知道成为大英雄的概率是75%。还不错。但若 能提高概率岂不是更好?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思考 这个问题?你若能跳出常理,是否就能打败对手?你 知道守门员现在正在挣扎该向左还是向右扑。但是如 果……我是说如果……你既不向左也不向右踢,就像 想象中愚蠢至极的样子踢向球门正中央,结果又将如 何? 球门正中央,就是守门员现在站的位置,但你很 确定大脚一起他就会移位。别忘了概率统计数字:守 门员面对来球,57%的情况下会向左扑,而41%向右。 这就意味着每100次扑球中,守门员只有两次会守在 原地不动。当然预备向两边扑球的守门员也有可能扑 中踢向中心的球,但那概率才有多大?真希望你能去 看看踢向球门中心的点球数据! 好吧,我们这里就有这个数据:踢向球门中心的 点球,看似风险很大,却比踢向两边的命中率高出7% 。 你是否要冒这个险呢? 假设答案是肯定的。你走到球跟前,左脚扎稳, 右脚提起飞射。你瞬间便被震慑到骨子里的呐喊声所 包围:“进啦!!!”队友一窝蜂地冲向你,观众陷 入狂欢。这一刻将永远被铭记;你的余生都将是个欢 乐的大派对;你的孩子们,也会茁壮成长,成为富有 又善良的人。恭喜你! 尽管瞄准球门中央的点球成功率明显更高,但实 际只有17%的球是踢向中央的。为什么那么少? 其中一个原因是,乍听起来这不是个好主意。就 这样直愣愣地往守门员身上踢球?这听着别扭,好像 有违常识,但是给体内注射微生物,从而预防由该种 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不也是违背常识的吗? 另外,主罚点球队员的优势是那份神秘感:守门 员不知来球方向。如果他们总是踢向同一个方向,命 中概率便会大大降低;如果他们常常踢向球门中心, 守门员也会相应调整扑球策略。 这里还有第三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它解释了 为什么在像世界杯这样重大的赛事中球员不愿向球门 中央踢点球,不过任何一个正常的球员都不会承认这 点:惧怕羞辱。 假设你是那个主罚队员。在这骚乱的时刻,你最 真实的动机是什么?答案或许很明显:你想得分,为 你的队伍赢得比赛。如果真是这样,数据统计明白地 显示应该踢向球门中央。可赢得比赛是你最真实的动 机吗? 想象你站在球跟前,准备好向球门中央瞄准。请 等一下,如果守门员不扑向两边怎么办?假如不知为 何他守在了球门中央而你的球正中其怀,他半步不移 就挽救了自己的国家,那可怎么办?你看上去将是多 么可悲!现在守门员成了英雄,而你必须携全家逃亡 他国以防被谋杀。 所以你又重新考虑了。 你还是选择了传统的射门方向,踢向球门一角。 假如守门员猜对了方向并扑出了球—那你也尽力了, 尽管还有更好的方式。你没能成为大英雄,不过也不 必背井离乡了。 你若听从这种利己动机—避免做出愚蠢举动以保 护自己的名声—你便更有可能踢向边角。 你若从集体利益出发—冒着自己出丑的危险为国 争光—你就会踢向中间。 有时在人生中,径直走向中心是最英勇的举动。 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