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吉·马奇历险记(精)/索尔·贝娄作品系列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第二章 我十二岁那年,到了夏天老奶奶就把我和西蒙打 发出去干活了,去品尝人生的滋味,也为了取得一点 赚钱的本领。在这以前,她曾为我找到过一份工作。 当时有个上午上课的弱智儿童班,每天早晨我把 乔治送到学校后,便赶到赛维斯特的明星电影院干活 ,为电影院散发广告传单。这是老奶奶和赛维斯特的 父亲一起作的安排,他俩是在公园的老人亭里认识的 。 要是在我家的后间里见到天气好——暖和又无风 ,老奶奶喜欢这种天气——她就到自己的房间去穿上 身体较丰满时留下的紧身胸衣和黑色套裙。妈会给她 装一瓶茶。然后,她就戴上花帽,围上兽尾毛皮披肩 ,用獾爪扣住,到公园去。她带着一《企鹅经典:奥 吉·马奇历险记(精装)》,可从没打算读它,老人 亭里谈天说地热闹得很,哪有时间看书。这是个商定 婚姻大事的地方。那位老无神论者安蒂科先生去世大 约一年以后,他的遗孀就是在这儿找到第二个丈夫的 。对方是个鳏夫,就是为了续弦,才特地从衣阿华城 来到这里。两人结婚后,有消息传来说,他把她锁在 屋子里,逼她签字放弃一切遗产继承权。老奶奶听后 并没有装作为她难过的样子,只说了声:“可怜的伯 莎!”可是说这话时,用的是她擅长的那种诙谐口吻 ,像小提琴的琴弦细声细气的,但变化无穷。她自己 则因没有像她那样再嫁而得到颇多赞美。我早就不再 认为所有的老年人对他们年轻时要做的事已经无动于 衷,可是她却要我们这样想——常说“像我这样一个 老太婆”——于是我们都信了她的话,把她看成是个 收敛了虚荣心的、清心寡欲的老圣人。 不过,要是从来没人向她求过婚,我可不打算说 这对她来说是件无所谓的事。她不可能无缘无故对《 安娜·卡列尼娜》那么入迷,还有另一本我应该提到 的她爱读的书《曼侬·莱斯戈》。而且她兴致好的时 候总是自夸她的腰身和**,*何况,凡是我所知道 的任何荣誉和权势她从不放弃,所以我看出,她回卧 房去穿上紧身胸衣、梳妆打扮一番,不**是出于习 惯,也为的是招引一位七八十岁的伏伦斯基或德·格 里欧的注意。有时候,我诱使自己撇开她那斑驳的枯 黄肤色、深深的皱纹和干涩的刘海,从她的眼里看到 了一个较为年轻、满怀怨艾的女人。 不过,不管她在老人亭里为自己的事打什么主意 ,她并没有忘记我们,还通过老赛维斯特为我找到了 这份散发广告传单的工作。人们都管老赛维斯特叫“ 面包师傅”,因为他常穿白帆布衣服,头戴白高尔夫 球帽。他还有颤抖病,人们便取笑他这是在搓面包。 可是他修饰整洁,说话干脆,充血的眼睛朝人凝 视时,神情庄重,明知自己来*无多,可是仍强打精 神,就像他那撮马蹄形白色小胡子的髭尖那么挺括。 我猜老奶奶一定照例和他讲了一通她所保护的这家人 的事,于是老赛维斯特便带我去见他的儿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