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人遗制/古法今观

梓人遗制/古法今观
作者: (金末元初)薛景石|编者:郭丽娜|总主编:魏文彪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梓人遗制/古法今观
ISBN: 9787553773988

作者简介

薛景石:字叔矩,金末元初北方**的木工理论家,木工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总结者。他的代表作《梓人遗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部由木工匠师自行著作的学术论著。 郭丽娜: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方面有着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基础知识扎实,曾精研《战国策》《资治通鉴》《水经注》《茶经》《酒经》《洗冤录》《考工记》《红楼梦》《梦溪笔谈》《闲情偶寄》等古代历史、科技与文化类经典。曾在****期刊发表数十篇中文论文。

内容简介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是后世的当务之急。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车的**之一,相传黄帝时已知做车。但由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它的发明不仅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且不可能是一*之功,在其创制之前,必然还有一段漫长的萌发和完善过程。 轮是车上*重要的部件,“察车自轮始”(《考工记》)。因此,轮转工具的出现和使用是车子问世的先决条件。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创制出许多轮转工具,如纺线用的纺轮,制陶用的陶车和琢玉用的轮形工具等等。纺轮出现的时间*早,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七千多年)遗址中就发现了它的踪迹。 继纺轮之后,陶车出现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都出土了轮制陶器,这标志着陶车在当时已普遍使用,其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某些自然现象,也给古人以启示,“圣人见飞蓬转而知为车”(《淮南子?说山训》),“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续汉书?舆服志》)。 《梓人遗制》既介绍又解密木工的技艺,启迪今人智慧,对从事家具等木工相关工作的艺人在设计、制作、创新、修复家具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