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人类生活

人类发展与人类生活
作者: (美)迈克尔·斯洛特|责编:黄莹|译者:晏扩明//王坤
出版社: 天津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人类发展与人类生活
ISBN: 978756187422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关键词:埃里克森;吉 利根;马斯洛;生命周期; 发展;动机;性别歧视; R.W.怀特;身份 本书的内容是关于人类 生活和人类生命的。这起始 于一个关于人类生命周期的 讨论,然后借由这个讨论和 许多其他的观点来描绘一种 普遍的人类生活状态。要说 明的是,接下来大家不会看 到纯粹抽象的哲学。当我发 现有一些源于心理学和社会 学的观点更为普遍地适用于 本书的一般目的时,我就会 使用那些观点。但不可否认 的是,几乎在本书每一个角 落里,哲学的思想和方法都 将会或者说应当会出现。 在本书的标题当中出现 的人类发展的概念将会以一 种十分具体且直接的方式被 加以理解。认知过程的发展 和运动技能的发展是人类发 展的两个例子或两种形式。 但是当谈论到人类发展时, 我将以一种特定的、可以说 是更加概要的方式来看待我 们的发展。在20世纪之前, 还没有多少关于人类生命周 期的讨论,如果有的话,那 么埃里克森就是第一位试图 对我们的生命周期及各个阶 段进行系统描述的人。(弗 洛伊德仅仅是谈论了童年时 期,埃里克森则将其延伸到 成年以至老年。)我将在这 里谈论的人类发展是与人类 生命周期相关并且发生于其 中的。 埃里克森关于生命周期 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 弗洛伊德。不过,正如刚才 所说的那样,他已然延伸并 超越了弗洛伊德所试图阐明 和捍卫的任何东西。但是事 实证明,在埃里克森的生命 周期图景中,相当一部分的 假设具有性别歧视性。女性 的发展阶段对埃里克森来说 是次要考虑的,甚至当他关 注女性时,也仍然持一种旧 有的方式。这种旧有的方式 并没有完全发挥女性在事业 上的潜力,也没有说明女性 该如何在家庭以外获得有意 义的工作等有关问题。除此 之外,即便当他把注意力集 中在正常的男性发展上时, 他所说的关于童年的阶段也 没能为其假设铺平道路。尤 其是,他没能解释为什么他 会认为男性和女性最终都能 够达到表现情感亲密能力的 阶段。 上述后面的这个观点来 自卡罗尔·吉利根的经典著 作《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 论与妇女发展》。吉利根还 给我们展示了埃里克森所持 有的和假定的性别歧视性。 然而,吉利根从未给我们任 何其他的选项,即她并没有 给出一种关于人类生命周期 的非性别歧视性的且适合全 部人类发展的图景,而这正 是我在本书的第二章中要尝 试去做的。这一章的主题就 是:反思生命周期。 本书的第三章标题为“描 绘人类生活”,也同样是关 于人类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内 容,但是其中较少地谈到人 类的发展和变化,而是更多 地谈论全部人类的生活是什 么样的。当然,许多哲学家 或其他思想家都曾给我们提 供过或明确或含蓄的人类生 命的整体图景。例如,我们 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 发现了这样一种图景:在最 为普遍的意义上,人(原文 如此)是徒劳的激情(Man is a fuile pasion)。弗洛伊 德、海德格尔、霍布斯、休 谟,以及许多其他的思想家 也同样给我们描绘了关于人 类生命和人类生活的图景, 但是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 将要说明的东西与其他所有 的这些观点都将形成鲜明的 对比。在那里,将使用一些 在社会科学中为人熟知的观 念,而这些观念中的绝大部 分都不是刚刚提到的思想家 们所使用过的,并且这些观 念将从根本上,集中地对我 所描述的包括所有人类生命 在内的生命样态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本书所表达和捍 卫的观点是,在这种生命图 景下的人类生活既不像以往 其他人所说的那样悲观,也 不像另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乐 观。 我这里所做的工作也同 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之前 所做的任何工作。了解的人 可能知道,在过去的十几年 间,我一直在捍卫着一种道 德情感主义。休谟试图从情 感主义者的角度来理解道德 规范/美德以及道德语言的 意义,而我则一直在寻求制 定一种当代版的具有规范性 和元伦理学意义上的情感主 义理论来处理情感主义内部 潜在的问题,同时寻找情感 主义潜在的机遇。这是休谟 从来没有想过的,甚至是不 清楚的(例如,休谟确实不 清楚什么是或者什么将会涉 及道义论的辩护问题)。这 个观点我在《道德情感主义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 版)一书中做出了充分的阐 释,尽管在随后的工作中又 不得不解决一些由该书所引 出的补充性问题。但是,本 书并不涉及作为整体的伦理 学理论的道德情感主义的任 何成果。本书没有对更为广 泛的情感主义形式,亦即本 人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所追求 的情感主义形式(我称之为 哲学的情感主义)有所诉求 ,也无须在此提出此等诉求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开始 意识到情感和情绪在认识论 和心灵哲学中所起的作用比 当代分析哲学家,甚至是比 休谟自身所意识到的东西更 具有中心性和基础性。但是 ,本书几乎将会把这些进一 步的想法以及这些新的问题 都暂且搁置一旁。 P8-10